我們的自我意象和習慣是結合在一起的。其中一方改變了,另一方也會自動地改變。在英語中,“習慣”(habit)一詞原來是一件衣服或一塊布。我們現在還說idinghabit(騎馬服)和ha-biliments(服裝),這反映出習慣的真正本質。我們的習慣完全就是個性的外衣,它們不是偶然的或偶發的。我們的習慣就像衣服一樣合身。它們同我們的自我意象,同我們整個的個性模式相一致。我們有意識地、謹慎地培養新的好習慣時,自我意象就容易不適應舊的習慣,需要換上新的“款式”。
提到改變習慣性行為或者形成新的行為模式,直至它們成為自動反應時,很多人都畏縮不前了。他們把“習慣”與“癖好”混為一談。癖好是指你覺得有強迫性的行為,它會引起嚴重的萎縮症狀。根治癖好的問題已經超出了我們這裏討論的範圍。相反,習慣僅僅是我們養成的一種自動進行而不需要“思考”或“決定”的反應,是由我們的創造性機製來執行的。我們的表現、感覺和反應足有95%是習慣性的。鋼琴家用不著“決定”該觸哪一個琴鍵。舞蹈家用不著“決定”腳往什麽地方移。他們的反應是自動的,不假思索的。同樣,我們的態度、情感和信念也容易變成習慣性的。過去我們“學到”:特定的態度、感覺和思維方式是與特定的環境“相適應”的。現在,隻要麵臨我們所認為是“同樣的環境”,我們往往按照同樣的方式來思考、感覺和行動。
我們應該理解的是,這些習慣與癖好不同,隻要費費心思作個決定,再練習或者“形成”新的反應或行為,習慣就能修正、改變,甚至完全扭轉。鋼琴家要加以選擇的話,可以有意識地決定按另一個琴鍵,舞蹈家可以有意識地“決定”學會一個新的舞步———而且沒有什麽苦惱。完全學會新的行為模式需要的是不停的注意和不停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