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不敢拒絕,就是害怕麵對拒絕後的尷尬。畢竟,在拒絕麵前,每個人都有一顆失落的心,那種空空的感覺很難受。可如果一件事情你實在無法應允,必須要拒絕對方,也不必太過糾結,遵從自己內心的決定即可。在拒絕之後,你可以試著通過彌補對方的心理空白,消除拒絕後的尷尬。
在人的心理機製中,心理補償效應的作用是很明顯的。隻不過,它是一種潛意識行為,沒有多少人會意識到它的存在,可一旦遭遇拒絕或失敗,就會不自覺地冒出來。看看下麵的這些獨白,你會有更加深刻的體會:
“那家公司也不怎麽好,薪資待遇不算提高,就算錄用了我,我也未必會去。”
“說是精英選拔,其實就是挑出來最能幹活的人,去背更沉的擔子。我不希望工作壓力那麽大,現在這樣也挺好的,至少落得個輕鬆自由。”
“她也就長得好看點兒,其他地方也沒什麽好的,整天擺著一張冰冷的臉,好像全世界都欠她的,一點兒生活情趣也沒有。”
“現在這單位雖然小點,可至少能得到領導的器重,先前許多心儀的大公司,未必能給我提供這樣的機會。”
細細琢磨這些話,無疑就是在被心儀的公司、異性拒絕後,或是競選失敗後,給予自己的心理安慰。如此種種,都是補償效應在作祟。所以,在拒絕了他人的請求之後,一定不要忽視對方的心理補償需求,可以主動給予對方一些安慰,化解雙方的尷尬。
如果你無法滿足對方提出的請求,那可以幫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為補償。當朋友心急火燎地找尋解決方案,他隻想到了向你求助,而你又覺得這條路不可行,此時你就可以向他提供另外的一條可行之路,如:“你剛才說的這件事,我恐怕無能為力,但我有另外一個建議,你可以試試看……”如果你提出的建議能被對方所接受,那自然是皆大歡喜;就算對方認為不可行,至少你也在盡力幫他了,可減少對方的挫折感以及對你的怨恨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