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聖人”不問出處
在中國古代,先後有三位藝術家被稱作“聖人”,其一是“書聖”王羲之,其二為“詩聖”杜甫,其三就是“畫聖”吳道子。
王羲之的書法與杜甫的詩句有目共睹,自不必提,吳道子的畫藝精湛到什麽程度呢?專業的話不必講,隻需講一個傳奇:據說有一次,吳道子去南方雲遊,路遇一寺院,欲討杯茶解渴,結果寺院的僧人對他不太禮貌。吳道子很氣憤,便隨手在寺廟的牆壁上畫了一頭驢子,然後離去。不料當天晚上,他畫的驢子竟變成了真驢,且憤怒異常,滿屋尥蹶子,把僧人的器具踐踏得亂七八糟,一片狼藉……畫作變成實物,這固然是一種傳說,但卻反映了吳道子確有傳神之筆。
說到繪畫與著名畫家,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小學課本中的“神筆馬良”。當然,世界上不會有所謂的“神筆”,“神筆”與善良的小馬良都是善良而又無奈的勞動人民的一種期盼。我們所熟知的“田螺姑娘”等傳說的深層次淵源也不外如此。吳道子的出身與馬良也相差無己。既沒法跟出身東晉豪門的王羲之相比,也沒法與高級官員之子杜甫相比,他甚至也不能與一般平民百姓之子相比:史書上說,吳道子自幼失去雙親,少年時代便獨自謀生,個中艱難可想而知。
那麽吳道子是怎麽從一個孤苦少年成長為一代畫聖的呢?這裏有一個傳說:
話說吳道子十餘歲時,家鄉遭了大災,本就孤苦的他這下連要飯也沒處要了,隻好背上簡單的行囊,背井離鄉,出外討生活。一天傍晚,吳道子路經河北定州城外,突然發現前麵有一座雄偉壯觀的寺院,便信步走了進去。入得寺中一看,一位年邁的老和尚正在聚精會神地畫壁畫。吳道子很好奇,便輕輕走過去,站在老和尚身後看他畫畫。稍時,老和尚發現了他,見他看得出神,便問:“孩子,你喜歡畫畫嗎?”吳道子點點頭。老和尚又問起他的身世,得知他是個孤兒後,便說:“你要是願意學畫,就做我的徒弟吧。”就這樣,吳道子有了住處,也有了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