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靜下來才能看到自己

第七章 放棄之後,心靜釋然

字體:16+-

放棄是一種解脫,是釋放自己於偏狹思想之牢籠,它可以使你尋回迷失的思想,恢複正常的心態。放棄不是盲目的舍棄,也不同於懦弱者的退卻,它是為了某種目的而進行的有原則、有價值的主動性的反向選擇。所謂魚與熊掌不能兼得,正反不能同就,命運擺在你麵前的是一道選擇題,懂得放棄才能獲得釋然。

選擇之後你才有舍得

台灣作家吳淡如說得好:“好像要到某種年紀,在擁有某些東西之後,你才能夠悟到,你建構的人生像一棟華美的大廈,但隻有硬體,裏麵水管失修,配備不足,牆壁剝落,又很難找出原因來整修,除非你把整棟房子拆掉。你又舍不得拆掉。那是一生的心血,拆掉了,所有的人會不知道你是誰,你也很可能會不知道自己是誰。”

仔細地咀嚼這段話,你一定會發現,我們不就是因為“舍不得”嗎?

很多的時候,我們舍不得放棄一個放棄了之後並不會失去什麽的工作,舍不得放下已經很遠很遠的種種往事,舍不得放棄對權力與金錢的追求……於是,我們隻能用生命作為代價,透支著健康與年華。不是嗎?現代人都精於算計投資回報率,但誰能算得出,在得到一些自己認為珍貴的東西時,有多少和生命休戚相關的美麗像沙子一樣在指間溜走?而我們卻很少去思忖:掌中所握的生命的沙子的數量是有限的,一旦失去,便再也撈不回來。

佛家說“要眠即眠,要坐即坐”,是多麽自在的快樂之道啊,倘使你總是“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需索,睡眠時不肯睡眠,千般計較”,這樣放不下,你又怎能快樂呢?

春秋戰國時期,魯國有一個人,他特別擅長打草鞋,他的妻子紡的白綢特別漂亮。他們在魯國生活得並不開心,於是想搬到越國去。

有個從越國來的人告訴他說:“你們到了越國,一定會變得很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