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乘除,隻要用得巧妙,也是別有情趣。
語言之所以能夠促成妙趣橫生,不外乎幾個特點:一是它往往有一語多義、一義多語的情況;二是語言中音同字不同、字同音不同的情況。說話的人如果能抓住語言的上述特點,或是變換場合,或是強作扭曲,引人聯想,便會產生妙趣橫生的效果。
字詞拆合是從語言的組合和結構特點入手,並兼用上麵提到的語言的其他兩個特點,以個別字、詞的拆離或組合為手段造成歧義,從而構成妙趣的技巧。
請看下麵的例子:
丈夫有很多優點,但有一個特別大的毛病,那就是懶。讓他幹點兒活的時候,他總是滿臉痛苦的樣子。
有一天,妻子實在對此忍無可忍了,於是開始質問丈夫:“你到底是懶,還是毛病?如果是懶,從今天起必須分擔一部分家務;如果有病,我寧願侍候你一輩子!”
丈夫笑嘻嘻地回答了兩個字:“懶病。”
丈夫不願幹家務,引得妻子滿腹牢騷,終於決心給他一次“最後抉擇”的考驗。看上去兩人之間劍拔弩張,非大鬧一場不可了,但丈夫卻靈機一動,巧妙地化解了一場口舌之爭。
丈夫斷章取義,從妻子所提出的前後兩條“建議”中分別抽出了兩個字:“懶”和“病”,使其意義與原來截然不同了。
按常規處理辦法,麵對妻子二者必居其一的要求,許多人為了挽回“一家之長”的“麵子”,一定要跟妻子爭個上下輸贏來。但這是一種最不可取的做法,常言說得好,“家不是講理的地方”,的確,在家庭中應該講愛,講夫妻之間的體貼和關心。另外一些稍微明智一些的人立即會察言觀色,作出妥協,以換得夫妻感情上的融洽。
但最上策則莫過於上麵提到的那位丈夫了,“懶病”二字道出一種令人無可奈何的精明,讓火冒三丈的妻子一下子火氣全無了,這樣不是更進一步增強了夫妻之間的友好和默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