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諷今,借彼諷此,運用相關的故事回擊不禮貌的攻擊,讓對方有苦說不出。
含沙射影的說話方式就是預先熟練地掌握一些與本人工作生活有關的語言材料,然後在處於不利境況時,加以靈活地套用,使對方明白是暗指自己但卻無可奈何。例如:
張老師是一個中學教師,雖然他工作兢兢業業,而且勤儉持家,但依然是家徒四壁。他的幾個搗蛋學生卻先後都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鄉鎮企業家”。一天,幾個同學在一塊商量,想請老師吃頓飯。張老師本來不想去,可耐不住幾個學生的反複勸說,便答應了他們的誠懇相邀。
宴會那天,張老師穿一身舊中山裝,一雙黑布鞋,相當樸素。作陪的除他的幾個學生外,還有縣上一群小頭目。席間,他的學生和那幫頭頭們有說有笑,不時地恭維張老師。張老師本來不善言談,遇到這種情況顯得更加局促不安。那幫頭頭們看張老師土裏土氣的一副鄉巴佬樣,就覺得他軟弱好欺,不時地夾些骨頭給他吃。張老師雖然心裏氣不過,但麵上又不好表現出來。酒足飯飽,那幫頭頭們說張老師學問大,講個故事聽聽。張老師於是不緊不慢地說:
九裏衝住著一位張老漢,今年剛好七十九,張老漢中年喪妻,晚景淒涼,至今孤身一人。三個兒子也已自立門戶,各自為政,對老漢是不管不問,極為不孝。老漢隻得滿街乞討。後來族人作保並商議,三個兒子各贍養一個月,輪流負責,挨住大月是大月,挨住小月是小月。於是張老漢結束了流浪生活,先入住了老大家。一轉眼一個月過去了;老二贍養,又一個月;老三接著贍養,好像一切平安無事。
問題就出在老三媳婦這裏。老三媳婦很是尖酸,每次輪到她是大月時,總覺得吃虧,於是就克扣老漢的口糧,有時幾天不給老漢飯吃。由於先前協議中規定每月月底給老漢稱體重以檢驗哪家不孝。所以每次稱體重時,老三媳婦就給老漢的衣服裏塞很多骨頭。這一年臘月,又到了稱體重時,偏巧又是歸老三家管飯。張老漢已經幾天沒吃一頓完整的飯了。老三媳婦就又在他的棉襖裏塞了很多骨頭。可憐張老漢又餓又冷,在坐上磅秤時終於忍不住大哭:“你這不孝的龜孫子,你不給老子飯吃,怎麽老給老子夾骨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