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和忍耐可以為我們贏得休養生息的時間,以便東山再起。這樣才不枉當初低頭之痛。
由於隋煬帝統治十分殘暴,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許多官員也紛紛倒戈,轉向農民起義軍。因此,隋煬帝的疑心很重,對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唐國公李淵(即唐太祖)曾多次擔任中央和地方官,他喜歡結納當地的英雄豪傑,多方樹立恩德,因而聲望很高,許多人都來歸附。這樣,大家都替他擔心,怕遭到隋煬帝的猜忌。一次,隋煬帝下詔讓李淵到他的行宮去晉見。李淵因病未能前往,隋煬帝很不高興,多少有點猜疑之心。當時,李淵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煬帝的妃子,隋煬帝向她問起李淵未來朝見的原因,王氏回答說是因為病了,隋煬帝又問道:“會死嗎?”
王氏把這消息傳給了李淵,李淵更加謹慎起來,他知道自己遲早為隋煬帝所不容,但過早起事又力量不足,隻好隱忍等待。於是,他故意廣納賄賂,敗壞自己的名聲,整天沉湎於聲色犬馬之中。隋煬帝聽到這些,果然放鬆了對他的警惕。這樣,才有後來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國的建立。
假如李淵當初聽了隋煬帝的話,怒火中燒馬上與之理論或采取兵變,很可能會因為準備不足,時機不成熟而失敗。
美國前總統林肯說過:對暫時鬥不過的小人要忍耐。與狗爭道並被咬傷,還不如讓狗先走。因為即使你將狗殺死,也不能治好被咬的傷。
辦成大事要等待時機成熟,需要忍耐。這種忍,不是性格軟弱、忍氣吞聲之舉,而是高明的人的一種辦事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