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浪費時間就浪費生命。
時間是要經營的,就像對待一項事業那樣來經營,每個人每天都隻有24小時,如果我們把10個小時用來睡覺,4個小時用來吃飯,5個小時用來娛樂,還有5個小時用於行走、整理自己、閑聊閑逛等等,於是24小時一樣不夠用。但這樣的人生有什麽意義呢?同樣的24小時,你應該安排出工作、學習、娛樂、休息的時間,當然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說你每天需要用於工作的幾小時、睡覺的幾小時,但至少你的時間表上應該兼顧學習和休息,因為有了學習和工作,你才能感覺到每天的進步,這才是掌握時間的真諦。
要想真正的掌握時間,你至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事先審慎地製定工作進度表。養成“凡事預則立”的習慣。不要把你的進度訂得過於緊迫,最好是留點時間用來應付無可避免的幹擾——有些意外的幹擾的確可以讓你得到解決問題所需要的資訊。如果你能製定一個高明的工作進度表,你一定能在限期之內擁有充分的時間,完成交付的工作,並且在盡到職責的同時,兼顧效率、經濟與和諧。有期限才有緊迫感,也才能珍惜時間。設定期限,是時間管理的重要標誌。
2.把時間分成一段一段來利用。有時候我們感到大塊大塊的時間不好找,所以幹什麽事情總覺得時間不夠,比如上班族想要學習,卻總是認為每天上班8小時,還得加班,哪裏還有什麽時間,可是如果你能利用一些工作、生活中的間隙,就能收獲額外的時間了。
比如小王每天早晨與妻子一起上班,但他的動作總是比妻子快,這樣每天他就要坐在車裏等妻子15分鍾左右,小王是一個珍惜時間的人,當他發現每天都有這樣一小段時間可以利用的時候,他就放一本英語書在車上,每天看幾個單詞,學幾頁英語。這樣堅持下來,雖然看不出每天有多大的收獲,可是後來小王報考研究生的時候,他才發現英語的學習變得很簡單,原來每天僅15分鍾的積累已經顯出成效來了。小王等於沒有花多餘的時間在英語學習上,但他已經贏得了整個英語學習。這是他“贏”來的時間。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曾說:“餘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馬上、枕上、廁上。”三國時董遇讀書的方法是“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 並認為“三餘廣學,百戰雄才”。即要充分利用寒冬、深夜和雨天,別人歇手之時發奮苦學。而魯迅先生,則“把別人用來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了寫作上”。看來,零碎的時間實在可以成就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