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精明人辦事的135個小技巧

33、笑到最後笑得最好

字體:16+-

辦大事者善於觀其變,使自己在不利時機積蓄力量,在有利時機抓住機會。

“緩稱王”是朱元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大戰略的最後一個環節,實際上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當時,主要的幾路起義軍和較大的諸侯割據勢力中,除四川明玉珍、浙東方國珍外,其餘的領袖皆已稱王、稱帝。最早的徐壽輝,在彭塋玉等人的擁立下,於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稱帝,國號天完。張士誠於元正十三年(公元1352)年自稱誠王,國號大周。到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徐壽輝被部下陳友諒所殺,陳友諒自立為帝,國號大漢。四川明玉珍聞訊,也自立為隴蜀王。

此時隻有朱元璋依然十分冷靜。所以,他堅定地采納“緩稱王”的建議,作為一路起義軍的領袖,始終不為“王”、“帝”所動,直到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才稱為吳王。至於稱帝,那已是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的事情了。此時,天下局勢已明朗,也就是說,朱元璋即便不稱帝,也快是事實上的“帝”了。

與其他各路起義軍迫不及待地稱王的作法相比較,朱元璋的“緩稱王”之戰略不可謂不高明。“緩稱王”的根本目的,乃在於最大限度地的減少自己獨立反元的政治色彩,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元朝對自己的關注程度,避免或大大減少過早與元軍主力和強勁諸侯軍隊決戰的可能。這樣一來,朱元璋就更有利於保存實力、積蓄力量,從而求得穩步發展了。

在當時天下大亂的情況下,起兵割據並不意味著與中央朝廷勢不兩立,不共戴天。但一旦冒出個什麽王或帝,打出個什麽國號,那就標誌著這股力與中央分庭抗禮了。因此,哪裏有什麽王或帝,朝廷必定要派大軍前去鎮壓。徐壽輝稱帝的第二年,元朝大軍就對天完政權發起大規模的進攻。同樣的道理,張士誠、劉福通等人,莫不為元軍圍攻。相比之下,隻有尚未稱帝的朱元璋,一直到大舉北伐南征前,都未受到元軍主力進攻。而朱元璋正是抓住了這有利契機,加緊擴大地盤,壯大力量,最後終於成為收拾殘局的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