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9·11事件”,讓原本有1000人的坎托公司失去了2/3的員工,公司的IT係統和大量數據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在人財俱損的處境之下,沒有人知道坎托公司能否繼續生存下去。那些幸存的員工,雖然保住了性命,可他們的精神全都被震驚、悲痛的情緒包裹著,心靈上遭受了極大的創傷。
事情發生幾天以後,坎托的董事長宣布:在接下來的五年裏,把公司利潤的1/4全部送給遇難員工的家屬。聽到這個決定後,那些幸存的員工備受鼓舞,開始重新振作起來。因為他們不再隻是為了自身的經濟需求而為公司服務,還有一個自身利益之外的目標激勵著他們。然後,這些員工開始每天工作12~16個小時,甚至一些已經離職的員工在“9·11事件”之後,也開始主動要求回來。
正如喬安·席拉在《工作生涯》中所闡述的觀點:如果工作的內容是幫助他人、減輕痛苦或改善我們生活的環境,那麽我們會感到幸福。縱使不是,我們也可以努力將工作場所變成傳遞和培養深層價值的土壤。”坎托公司的員工就是沿著這一條路,發現了過去從未調動過的情感資源,同情、憐憫、耐心、毫無怨言地忍受艱苦的臨時的工作環境,且這些情感資源也在一點點地幫他們撫平創傷。
這也印證了一個事實,人的意誌經曆來自深層價值取向與超越個人利益的目標。換而言之,隻有真正深刻地關心自己所做的事,找到真正的使命感與目標,才可能做到全情投入。相比外部的金錢、社會地位、認同感等外在動機而言,這是一種內在的動力,它來自對事物本身感興趣,且能夠帶來內心的滿足感。羅切斯特大學人類動機研究組發現,相比隻有單純的外部激勵而言,人一旦擁有了自發產生的內部動機,在做事的時候就會變得更熱情、更自信,更有恒心與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