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的早上,你晚起了半小時,沒來得及吃早飯就出門了。好不容易到了公交站,卻看到最關鍵的那個班次的車開走了。麵對這樣的情景,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麽?
(1)這一天,可真夠倒黴的!
(2)今天的公交車司機怎麽這麽著急?!多停一會兒不行嗎?
(3)完蛋了,又得遲到,又得扣錢!幹脆甭去了!
(4)看看有沒有出租車,心想打車去公司應該來得及。
(5)給老板發個消息解釋一下,等下一班公交。
看到這些選項時,多數人可能都知道,後兩項是比較妥帖的處理方式。然而,在成為當事人的那一刻,卻隻有極少數人會這樣做,多數人的本能反應依然是前麵三個選項。然而,這種思考方式是值得警醒的,要知道當一個人被負麵情緒支配時,他對事物的解釋永遠都是消極的,並總能給自己找到沮喪、抱怨的借口,最終得到消極的結果。緊接著,這種消極的結果又會逆向強化消極情緒,使之成為更加消極的人。沉浸在這種自我懷疑、自我設限的狀態中,會讓人陷入思維僵化的牢籠中精疲力竭,徹底喪失信心與希望。
媒體曾報道過這樣一件事:一位在加拿大的中國留學生在多倫多跳橋自殺,留下一雙未成年的兒女和無助的妻子。這位留學生曾是高考狀元,在國內一所著名高校取得碩士學位,被破格提升為該校最年輕的副教授。後來,他到美國進修,並獲得了核物理博士學位。
懷揣著博士學位的他,移居到了加拿大。本以為美好的生活即將拉開帷幕,不料卻遲遲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他認為可能是學曆資格不夠,接著就在多倫多攻讀了第二個博士學位。學成後的他,四處尋找工作,依然無果。萬般無奈之下,他走上了絕路。
擁有雙博士學位,在國外生活多年,有深厚的專業知識,他的條件比起那些沒有任何技能、不懂英文的人要強上百倍,可多少後者卻在國外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而他卻選擇了放棄生命,放棄所有的可能。對此,心理學家分析說:人在出生後,內心猶如一粒種子,蘊含著無限的潛力和可能性,等待著自己去挖掘。要發揮這些潛能,就要學會正向思考、保持樂觀的心態。這位擁有雙博士學位的留學生,不是輸給了能力,而是輸給了負向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