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完全沒有壓力的生活,真是一件好事嗎?——壓力是一種自然而必要的痛苦
壓力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幾乎每個人都有過“壓力很大”的體驗,那麽這個經常被我們掛在嘴邊、體驗在心間的壓力,究竟是什麽呢?它是怎麽產生的?除了“麵目可憎”以外,壓力還有沒有其他的價值和意義?
其實,壓力一詞主要用於物理學,後來被加拿大學者漢斯·塞爾耶(Hans Selye)用於醫學領域。他告訴我們,身體對心理壓力的反應,與身體對傳染或傷害的反應,有眾多的相似之處。他在其著作《生活中的壓力》中使用了“一般適應綜合征”的提法,指出無論是哪一種威脅,身體都會以“一般適應綜合征”的方式,調動身體的防禦來抵擋威脅。
對於指定的個體而言,每個人都有或強或弱的一般適應綜合征,有不同的適應能力。通常來說,一般適應綜合征分為三個階段。
●預警階段
第一階段屬於刺激階段,當我們感受到了壓力刺激,也就是那些促使我們必須要做出反應的事件時,身體就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衝擊。此時,機體會努力適應破壞機體平衡的新狀況,這種痛苦的狀態會持續數分鍾乃至24小時。緊接著,我們的機體會恢複,並調動體內的主動防禦機製。這種由體內自主神經反應與內分泌係統反應引起的短期緊急反應,也被稱為交感神經反應。這種反應和控製生命活動的神經中樞下丘腦有直接關係,下丘腦通過交感神經係統刺激腎上腺髓質,促使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繼而提高動脈血壓,加快心率和呼吸頻率,增加血糖含量;同過分解糖原與脂肪來聚集能量,為肌肉提供充足的能量。
●抵抗階段
這是一個反刺激階段,指的是壓力引起的長期存在的反應。在這一階段,我們的機體會進行自我調控,促使身體資源重新恢複平衡狀態。機體在預警階段已經耗損了大量的能量,這個階段就是要補充失去的能量。此時,下丘腦、腦垂體和腎上腺軸重新被調動,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然後垂體前葉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血液中含有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以調節腎上腺皮質分泌鹽皮質類固醇,以及糖皮質激素,它們會提高血糖含量。大量的糖皮質激素會對免疫係統產生抑製作用,減少身體在麵對組織損害時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