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精力管理:與其管理時間,不如提升精力

Q5:怎樣跳出“一談作業就雞飛狗跳”的困境?——去情緒化管教,激發積極的情感

字體:16+-

對當代成年人來說,尤其是為人父母者,管教子女絕對是耗損精力的第一大事。更有意思的是,對孩子越上心的父母,情緒上的波動越明顯,對孩子犯錯的容忍度也越低,動不動就會來一場情緒“大爆炸”,既傷害了孩子,也消耗了自己。

女友Y家有兩個男寶,大寶上小學二年級,二寶剛滿3歲。Y在社區管理處工作,每天要處理一堆煩瑣的事務,協助社區裏的居民解決實際問題,在溝通的過程中免不了要受一些委屈。

這份工作已經耗損了她一大半的心力,回到家後還要輔導大寶的功課,偏偏大寶又貪玩、做事拖拉,結果就引發了Y的情緒失控,衝著大寶嘶吼,急了還會推搡他幾下。

畢竟是自己的親生骨肉,看著大寶臉上掛著眼淚寫作業的樣子,冷靜下來的Y心裏也不是滋味,總覺得對不起孩子。因為她知道,這些情緒並不都是衝著大寶來的,就如一句話所言:“我們對生活勃然大怒,卻轉身吼向了自己的孩子。”雖然內心的感受是複雜的、矛盾的,可每當下一次遇到類似的情況,Y又會重蹈覆轍,陷入一個死循環中。

白天處理工作,晚上照料孩子,大量的負麵情緒充斥在Y的心裏,幾乎要把她的精力消磨殆盡。工作是不能放棄的,Y目前迫切地想要扭轉的就是親子關係,希望能在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自己可以控製住脾氣,做一個“理性媽媽”。

對於Y所遇到的問題,我們必須明晰一點:很多時候,父母對孩子發脾氣,不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什麽,即便是孩子真的出現了一些行為上的偏差,那也是成長的必經之路;真正的原因在於,父母是在借由孩子發泄自己在工作、社交等方麵的壓力,而孩子身上的那些問題,不過是父母發脾氣的導火索罷了。

對此,我想推薦教育家、兒童精神病學家丹尼爾·西格爾的《去情緒化管教》中的一些理念。他在書中提到:當父母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時,是很難共情孩子的,更多的是向孩子施壓,讓孩子在哭泣和難過中遵從父母的意願。然而,這真的是管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