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鏡子,是每個普通人日常做得最多的事情之一。通過鏡子,我們能及時修正麵孔上不得體的細節,整理淩亂的發型,讓自己更加完美。一個時常熱愛鏡子的人,一定很注意自己的形象,衣著必然得體,走在人群中必然自信,鏡子是如此尋常又美好的物件,它能讓別人眼裏的自己一覽無餘地呈現在自己眼前。然而,普通鏡子隻能照清麵孔是否整潔,心靈鏡子才能照出人性的美醜。
什麽是心靈的鏡子呢?唐朝宰相魏徵以敢於向皇帝直言進諫著稱。不管什麽時候,隻要唐太宗有不對的地方,魏徵就會據理力爭,進行勸說。唐太宗也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與脾氣,有時候也會被魏徵說得勃然大怒。可魏徵從不看君王的臉色,毫不畏懼,照舊該說的說,該指責的指責,他從來不怕說出來的話皇帝不愛聽,甚至專挑唐太宗不愛聽的說,前後共勸諫唐太宗200餘次。唐太宗也很了不起,能忍耐下來將魏徵的意見聽到心裏去並付諸行動,魏徵為唐朝初年社會經濟繁榮局麵的出現做出了重要貢獻……平常,唐太宗有時候對魏徵是又怕又厭惡的,然而,等魏徵病逝後,唐太宗卻悲傷地說:“一個人用銅做鏡子,可以照見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曆史做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做鏡子,可以發現自己做得對與不對。現在魏徵死了,我失去了最珍貴的一麵鏡子。”
唐太宗失去的這麵珍貴鏡子,便是魏徵的直言之鏡。魏徵的言語多是針對唐太宗的言行展開,總的來說,唐太宗還是在借魏徵之口以自己的優缺點為鏡,在我們生活中,其實無處不成鏡子,他人都可成鏡。
理想是一麵鏡子,現實也是一麵鏡子。理想的鏡子告訴我們前頭景色美好,值得為之奮鬥努力,現實的鏡子告訴我們要麵對生活的殘酷與生存的競爭,我們要學會正麵現實,而不管是理想之鏡還是生活之鏡,都是為了讓自己更完美,明確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樣子,讓自己更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