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氣象學家洛倫茲正式提出“蝴蝶效應”,即在一個動力係統中,一個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就能帶動整個係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假設在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有一隻蝴蝶輕輕地扇動翅膀,就會引起周圍空氣係統發生變化,並引起氣流的產生,盡管力量很微弱,卻會引起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係統的極大變化。這一效應充分說明,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的放大,對其未來的狀態會造成巨大影響。
蝴蝶效應在經濟生活中隨處可見,1998年亞洲發生的金融危機與美國曾經發生的故事風暴以及太平洋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都是蝴蝶效應的體現。盡管發生的領域不同,可災難性卻是相同的。
1982年9月到10月期間,美國強生公司生產的泰爾諾膠囊因為含有氰化汙染物,導致七人死亡。這件事發生後,各大媒體爭相報道,強生公司積極采取措施,全部收回並銷毀3000萬瓶泰爾諾膠囊,並檢驗了大約800萬隻膠囊,結果卻僅發現了70隻含有氰化汙染物的膠囊。至此,強生公司已經付出了超過1億美元的成本,事後又花費大約3億美元來推銷重新包裝的膠囊,可謂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2003年1月16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升空後發生爆炸,飛機上的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全世界都陷入了震驚之中。這場災難性的事件不僅讓美國的航天事業遭到重創,也讓人類探索宇宙的步伐減緩了。
這一慘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事後,調查結果顯示:造成這一災難的凶手,竟然是一塊脫落的泡沫!原本,“哥倫比亞”號表麵覆蓋著2萬餘塊隔熱瓦,能夠抵禦3000℃的高溫,這是科學家們為了避免航天飛機返回大氣層時外殼被高溫所熔化專門設計的。1月16號,“哥倫比亞”號升空80秒後,一塊從燃料箱上脫落的碎片擊中了飛機左翼前部的隔熱係統,而宇航局的高速照相機精準地記錄了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