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人在做決策時會考慮邊際量,一旦成本和收益中的任何一方發生變動,或是兩者均發生變動,人們的行為也會隨之發生變動。沒有人會對“激勵”無動於衷,無論它是好是壞,這正是曼昆要告訴我們的經濟學原理四: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
提到汽車安全帶,所有人都會想到它是救命、保障安全的象征。在20世紀50年代,有安全帶的汽車很少,直到60年代後期,拉夫爾·納德爾的著作《任何速度都不安全》問世,才引起了公眾對汽車安全的關注。隨後,國會通過立法要求汽車公司生產包括安全帶在內的各種安全設備,這使得安全帶成為所有新汽車的標準設備。
政府原本是出於安全的考慮出台了安全帶法律,然而經濟學家薩姆·佩茲曼卻在1975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汽車安全法有許多隱藏的影響,安全帶法律實質上在減少了每次車禍死亡人數的基礎上,增加了車禍的發生次數。最終的結果是,駕駛員死亡人數減少,而行人死亡人數和不安全因素卻在增加。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有了安全帶這一設施,駕駛員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他們在駕車時不再小心翼翼,甚至變得無所顧忌,繼而增加了車禍數量,並對行人造成了更多的傷害。換句話說,安全帶的出現和安全帶法律的實施,讓駕駛員放鬆了警惕心理,增加了車禍的次數和行人的不安全因素。
從經濟學角度來說,安全帶法律是政府采取的一種激勵製度,減少車禍人員傷亡數量是一種激勵反應,而安全帶隱藏的影響也是一種激勵反應。這個事例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啟示:在分析任何一種政策時,不僅要考慮直接影響,還要考慮激勵發生作用的間接影響。如果政策改變了激勵,它就會使人們改變自己的行為。
現實生活中的激勵反應還有很多,如商場進行降價促銷,激勵了更多人的購買行為;老師獎勵孩子一朵小紅花,激勵他們繼續努力;公司提供團體旅遊,激勵員工增加對公司的歸屬感,諸如此類。可以說,激勵無處不在,學會激勵與被激勵,生活、工作乃至人際關係都會在良性的氛圍中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