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是一位農民,家裏種了大量的白菜。某年冬天,老張的白菜豐收了,可惜白菜的收購價格卻低得離譜,隻有1分錢一斤。老張欲哭無淚,地裏隨處可見爛掉的大白菜,很多牧民開始用白菜喂養牛羊。那一年,可謂是創下了白菜的最低紀錄,很多農民都不想再種白菜。
到了第二年,由於白菜的產量減少,其價格開始突飛猛漲。見此情景,老張又開始大量地種植白菜。結果呢?白菜的價格又開始走下坡路了!老張責備自己運氣不好,趕上白菜收成好的時候,總是賺不到錢!
這個困擾老張的問題,到了經濟學家這裏,用四個字就能夠解釋:蛛網理論。
蛛網理論是一種動態均衡分析,它運用彈性理論來考察價格波動對下個周期產量的影響,以及由此產生的均衡變動。就老張種白菜這件事來說,前一年白菜豐收,供給太多,價格暴跌,農民不賺錢;第二年由於該產品產量下降,又開始漲價,吸引農民再次大批量種植。以此類推,該產品永遠都在這種漲價與降價的循環中擺動,就像一隻蛛網。
實際上,這種現象是由於農業生產的周期性所致。由於農產品儲存時間比較短,農民在進行市場交易時不占優勢,許多消費者認為農民不趕緊賣的話,農產品就會壞掉,抓住了農民急於交易的心理,繼而不斷地壓低價格。如果是在供給量相對過剩的情況下,農民實現交易的需求會更加迫切,價格也就被壓得更低。
對老張這樣的農民來說,有什麽辦法能擺脫這種被動的不利局麵嗎?
我們可以從西方農民走出“蛛網”的方法中,獲得一些有用的啟發和借鑒:美國種植柑橘的農民曾經遭遇過和老張一樣的經曆,為了擺脫這一困境,有人組建了一個農民與市場之間的中介組織,叫做新奇士協會。這個協會不同於過去的農業生產合作社,它是農民自己組建的銷售組織,果農把柑橘賣給協會,再由協會去麵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