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美國經濟陷入了“滯脹”的困境中。
南加利福尼亞商學院的教授阿瑟·拉弗,與當時福特總統的白宮助理切尼,在華盛頓的一家餐廳共進午餐。拉弗為了讓切尼明白,美國的“滯脹”隻有通過減稅才能解決,即興在餐巾紙上畫了一條拋物線,深入淺出地給切尼講明了減稅的奧妙所在。
當時,《華爾街日報》的副主編萬尼斯基也在場,他立刻在報紙上宣傳這一曲線,自此拉弗曲線開始聲名遠揚,其減稅主張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同,最終被後來的裏根政府采納。通過這件事,拉弗的名字也開始家喻戶曉,為人們所知。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取民是否有度,和稅收政策的製定密切相關。如果一個國家的稅收政策正確合理,就可以改善投資環境,吸引資金擴大實業,由此擴大稅基,增加政府的稅源,實現國富民強。反之,如果橫征暴斂,像古代那些衰敗的王朝一樣,讓百姓難以過活,多少輝煌都會變成水中的泡影。那麽,在稅收、政府和個人之間,究竟存在怎樣的規律呢?在何種程度下才能讓稅收政策收獲好的效果呢?
這是一個複雜而深奧的經濟學問題。然而,拉弗卻用一條曲線巧妙地做出了解釋:當稅率高到一定程度,總稅收收入非但不會增長,反而開始下降。這就是著名的拉弗曲線,解析得簡單明了。在拉弗曲線剛剛問世的二十幾年裏,並沒有多少國家的實踐證明拉弗的這一假設,但經濟學家們大都相信,稅收會造成社會總經濟福利的減少,過高的稅率帶給政府的可能不是稅收的增加。
拉弗曲線提出了這樣一個假設:減稅才有可能增稅。當稅率為零時,稅收也是零;當稅率上升時,稅收額也會上升;當稅率增至某一點時,稅收達到最高額。因此,這個點就是最佳稅率。當稅率超過了這個最佳稅率點之後,稅收額就開始下降。因為當稅率超過一定限度時,企業的經營成本提高了,投資減少,收入減少。此時,稅基減少,政府的稅收也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