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初期,同在一個工廠裏工作的老張和老趙,上下班路上碰見時,不免會打招呼問對方:“吃飯了嗎?”到了80年代中期,兩人見麵時會問:“看某某台的那個節目了嗎?”到了90年代末,他們會問:“這次單位分房有你的嗎?”如今,兩人已經退休在家,晚年生活相當豐富,見麵時的招呼語也跟過去截然不同。那天,老張碰見老趙,張口就問:“還炒股呢?前兩天股市跌得可夠厲害的……”
為什麽人們見麵時的招呼語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改變?實際上,這裏牽涉家庭消費結構的改變。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告訴我們,人類獲得生存最基本的條件就是滿足生理需要,隻有滿足了這一需要之後,才會向更高一層次拓展。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已經不再為吃飽飯發愁了,轉而在其他方麵的消費比例增加。為了衡量居民的生活水平高低,經濟學家就用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來作為“標尺”,並將其稱為“恩格爾係數”。
恩格爾係數(%)=食品支出總額/家庭或個人消費支出總額×100%
19世紀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根據統計資料,對消費者結構的變化得出一個規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比例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比例就會下降。推而廣之,一個國家或地區生活越貧困,恩格爾係數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爾係數就越小。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標準,恩格爾係數低於30%為最富裕,30%~40%為富裕,40%~50%為小康,50%~59%為溫飽,大於50%為貧困。需要注意的是,恩格爾係數是依據經驗數據得來的,其適用條件是假定其他一切變量都為常數,所以在考察食物支出所占比例的變動時,還要考慮其他變化因素,如城市化程度、飲食業和食物本身結構變化等。比如我們國家在運用這一標準進行國際與城鄉對比時,會考慮到一些不可比因素,如消費品價格不同、居民生活習慣差異、社會經濟製度不同所導致的特殊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