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經濟學入門:理解真實世界的88個經濟學常識

09.國家發行了過多的貨幣,導致物價上漲|通貨膨脹

字體:16+-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口袋裏的錢越來越多,於是有些天真的孩子就會說:“國家多印一些錢,不就行了嗎?”鈔票可以隨便印嗎?多發行貨幣就能增加人們的財富和產品的價值嗎?

答案是,不能!在商品流通的過程中,不是隨意發行多少紙幣都可以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是它必須要遵循的標準。我們可以通過下麵這個貨幣需求量的公式,清晰地知道印多少鈔票才是合理的:

貨幣的需求量=(商品價格水平×商品總量)/貨幣流通速度=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速度

借助公式可以看出: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與商品總量和商品價格水平成正比,即社會中的商品總量越大,商品價格越高,所需要的貨幣量就越大;同時,它又與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貨幣周轉的次數越多,流通速度就越快。如果發行的紙幣超過了實際流通過程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就會引發所謂的通貨膨脹。

這也是曼昆的第九大經濟學原理要告訴我們的:當國家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會上漲。當通貨膨脹的程度超過了人們的預料時,就如同猛獸出籠,會破壞社會的信用基礎,因為人們辛辛苦苦賺來的錢,變得不值錢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的經濟瀕臨崩潰,麵對戰勝國強加的《凡爾賽和約》,德國不得不發行大量的貨幣為賠款籌資。當時,德國一份報紙的價格從1921年1月的0.3馬克上升到1922年5月的1馬克、1922年10月的8馬克、1923年2月的100馬克,直到1923年9月的1000馬克。在1923年秋季,一份報紙的價格竟然從l0月1日的2000馬克升到10月l5日12萬馬克、10月29日100萬馬克、11月9日500萬馬克,直到11月17日的7000萬馬克。當時的德國,可謂是經曆了曆史上最劇烈的超速通貨膨脹。

對於通貨膨脹,政府是一定要幹預的。結合曆史經驗來看,治療通貨膨脹的手段主要有:減少貨幣供給,堵住貨幣發行的關口;利用提高稅收、減少個人的可支配收入等,降低消費需求;減少企業的稅後利潤,減少企業的投資需求;提高匯率,壓縮國外需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