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商在用人方麵雖有弊端,但卻也非常重視人才,他們的用人原則是:避親用鄉,擇優保薦,不論出身,有能力就要用。
1.英雄不問生處
馬荀原是祁縣喬家在包頭開辦的複盛西糧店下屬一個小糧店的掌櫃,其卜雖大字不識一個,卻善動腦筋,又能吃苦,在他的管理下這個小糧店生意做的是十分興隆。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複盛西商號卻經營不善,連續兩三個賬期都是賠錢,反倒要糧店給複盛西貼補財務窟窿。而複盛西商號的夥友,雖然連續賠錢,卻待遇好、地位高;糧店夥友雖然賺了錢,待遇、地位都不能與複盛西相比。糧店夥友難免為此發牢騷。馬荀心想如果長此下去,人心不和,買賣必定難以維持,經過再三考慮,下決心在回家探親時向財東喬家反映真實情況並提出自己的意見。
馬荀是山西祁縣薑堡人,離財東住地喬家堡僅五六裏路程,但他求見東家心切,在探親回家時先徑直到了喬家堡喬家大院。時值寒冬臘月,馬荀風塵從身披一件破爛皮襖,又是長途旅行,看上去極為邋遢,到喬家大院時竟被看門的當作乞丐攔在了門外。馬荀急中生智,讓門房趕快去稟報老爺,就說有一位馬大掌櫃從包頭回來,有急事要麵見東家。門房一聽馬大掌櫃,不敢怠慢,急忙稟報。老財東喬致庸聽說有人自稱馬大掌櫃,不由得心中發愣,因為還沒有人敢在他麵前自稱是大掌櫃,倒想看看這位大掌櫃是何許人,便傳話請進。馬荀見到威名赫赫的財東喬致庸並無毫不膽怯,他把複盛西商號與糧店的經營情況講得一清二楚,並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意見。
喬致庸見馬荀講的頭頭是道,十分欣賞馬荀之才能。既是人才,豈有不用之理。又聽說馬荀千裏迢迢從包頭回家,卻過門而不人,更是增加了對他的欽佩。時正逢臘月底,於是吩咐家人:“備一份厚禮,套上我的轎車,先送馬掌櫃回家探親。”馬荀一聽,感激不盡,知道事情有成,便風風光光坐上財東轎車回家去了。年前,包頭複字號掌櫃向喬財東匯報營業狀況,喬致庸詳細詢問了複盛西和糧店的情況,知道馬荀所言屬實,便給包頭掌櫃作了交待,撥付馬荀所在糧店一筆資金作為本錢,獨立經營,由馬荀全權處理糧店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