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商足跡遍天下。凡是有集鎮的地方,差不多都有晉商在那裏經營各種行業,過去就有“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晉商”的說法,那麽晉商在鼎盛時期到底是怎樣一個“花樣年華”呢?
1.海內首富山西省
“買賣興隆把錢賺,給個知縣也不換”,這是明清時期山西廣為流傳的一句民諺。在商居於末的“士農工商”式傳統社會結構中,山西人當時這種對商業利益毫不掩飾的追逐,令時人為之惻目不已。
通過對大量史料的研究,我們不難發現,一百多年以前,中國最富有的省份就是山西,這裏是全國堂而皇之的金融貿易中心。在清代的全國商業領域中,人數最多、資本最厚、散布最廣的也是來自山西的商人。
在清朝晉商富甲天下的時代裏,財主多集中於平遙、祁縣和太穀,而不是太原,其中又以平遙最多。民國以後,到日軍侵華時期為止,由於當時中國的一些重要銀行家多於太穀定居,所以美國作家羅比?尤恩森把太穀稱為“中國的華爾街”。
康熙末年晉商大盛魁,下轄千餘家分號,現代學者認為其總資產至少是清道光年間國庫儲備的兩三倍。極盛時從業人員達六七千人,商隊駱駝近兩萬峰。故民間素有“南有胡雪岩(徽商),北有大盛魁(晉商)”之說。
18世紀時國內有洋船十五艘左右,山西介休皇商範氏就擁有六七艘,往返於長江口和日本長崎之間,壟斷從日本進口銅的貿易七八十年。
明清山西人因商致富,積累了大量資財,其富已經超過著名的徽州(古稱新安)商人,成為中國最顯赫的地方性商幫。“富室之稱雄者,江南則推新安,江北則推山右。新安大賈,魚鹽為業,藏錢有至百萬者,其他二三十萬則中賈耳。山右或鹽或絲,或轉販,或窖粟,其富甚於新安”(《五雜俎》卷4)。這既說明晉商之富超過徽商,又說明山西人致富除經營鹽業與徽商相同之外,還包括經營絲織、鐵冶和各種貨物的販運貿易。所以,山西的富商集中在南部地區,“平陽、澤、潞豪商大賈甲天下,非數十萬不稱富”(《晉錄》)。如果與全國富戶比較,在“天下富家,居首等者,凡十七家”中,除王室王公、貴族、宦官等以外,屬於商人者隻有7姓,而“山西(有)三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