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與抑鬱情緒不期而遇,請保護好自己

字體:16+-

流浪在撒哈拉沙漠的女作家三毛,年少時就是一個不太合群的孩子。孤獨與陰鬱,是她童年的所有記憶。從她接觸的環境和作品裏,我們總能隱約嗅出抑鬱的味道。她在《夢裏花落知多少》裏寫道:“如果選擇了自己結束生命的這條路,你們也要想明白,因為在我,那將是一個幸福的歸宿。”

不過十歲的少女,竟想著自己可能活不到穿長筒襪的20歲就會死去。後來,她考上了中國台灣最好的女中,但她古怪的性情依舊沒有改變,且愈發內向,身體也變得越來越弱。由於很難適應學校生活,13歲時,三毛在焦慮和抑鬱中自殺過一次。後來還有一次,她無法承受男友病故的打擊,當即吞下一把安眠藥,所幸被及時搶救過來。

悲劇並沒有就此終止,當與三毛共度六年幸福生活的丈夫荷西在潛水中意外喪生後,三毛的世界徹底崩塌了。1991年1月4日,在台北榮民醫院,三毛用絲襪結束了自己48歲的生命。

也許,正如三毛自己所說,自殺對她而言是一個幸福的歸宿。因為,再怎麽鮮活的生命,一旦被抑鬱症這個精神病魔纏上,都會感覺生不如死,那種折磨令人無法自拔。從香港演員張國榮跳樓自殺,到韓國藝人李恩珠自縊身亡,這期間穿插著太多自殺身亡和自殺未遂的故事。調查顯示,中國每年都有近30萬人自殺身亡,而自殺未遂的人應當是這個數字的10倍以上。在導致自殺的原因中,抑鬱是不可小覷的情緒因素。

關於抑鬱,英國詩人拜倫曾經這樣描寫它:“憂鬱坐在我身上,像伴隨著天空的一塊雲,它不讓一道陽光穿過,也不讓一滴雨落下,最後,而是擴散它自己。它像人與人之間的妒忌——一種永恒的薄霧——扭曲天和地。”

抑鬱不是一個新鮮的詞語,抑鬱情緒甚至已經成為現代人的情緒通病。每個人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刻,都與抑鬱情緒狹路相逢過。當它來襲的時候,那感覺就像一位知名作家所描述的那樣:“抑鬱像霧,難以形容。它是情感的陷落,是一種低潮感覺狀態。它的症狀雖多,但灰色是統一的韻調。抑鬱的人冷漠,喪失興趣,缺乏胃口,退縮、嗜睡,無法集中注意力,對自己不滿,缺乏自信……不敢愛,不敢說,不敢憤怒,不敢決策……每一片落葉都敲碎心房,每一聲鳥鳴都濺起淚滴,每一束眼光都蘊滿孤獨,每一個腳步都狐疑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