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一度認為,別人對自己的好、對自己的喜歡,都應該是有條件的。一旦我喪失了那些優勢,或是不再那麽出眾,那份欣賞和喜歡就會減退。現在我自然懂得了,一切都是自己的設想。有一些喜歡和被喜歡,不用做刻意的努力,所有的不確定,都隻是來自內心的不篤定,以及對某些事物錯誤的認知。
這種感受,在我看完渡邊淳一的《紅花》後,更加根深蒂固了。
《紅花》的主人公是28歲的冬子,因肌瘤被摘除了子宮。失去了子宮,女人還是女人嗎?這樣的疑問,一直在冬子的心裏翻騰,成了一道梗。
冬子的身體發生了一係列的變化,在和心愛的貴誌同床時,她變成了性冷淡,無法再像過去那樣投入其中,享受男女之愛的美妙。
她覺得,一個女人沒有了子宮,身體也就不可能再燃燒了,更不可能有**。
年輕的船津也喜歡冬子,可她不敢接受這個可愛的男人。因為,她不相信,一個失去了子宮、無法做母親、比船津還要年長2歲的女人,真的會成為他的摯愛。
冬子沒有同性戀的傾向,可在麵對中山夫人(一個同樣因肌瘤失去子宮的女人,手術後情感受挫,成為雙性戀)的挑逗時,卻沒有拒絕。她接受了中山夫人的同性之愛,但她的內心並不喜歡這種感受。
從失去子宮的那一刻起,冬子的內在生命好像也戛然而止了。她還那麽年輕,還沒有結婚,卻不會再有例假,也不可能成為母親。這種苦楚,冬子無處可說。即便身邊也有與自己經曆相同的人,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太大,無法感同身受。
人生,還可以更糟糕嗎?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如果一件事還有變得更糟糕的可能,那麽它一定會的。這句話,在冬子身上應驗了。船津離開日本的前一天晚上,冬子在路上被兩個男人強暴了。對任何女性來說,這都是一件殘酷而可悲的事情,對冬子而言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