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簡單邏輯學:理性思考、清晰表達並解決問題

權威專家說的話,也有靠不住的時候

字體:16+-

趣味思考 1+1=?

羅素說:“數學可以被定義成一個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在談論什麽,也不知道自己所說的是否正確的學科。”關於1+1=?的問題,他在《數學原理》中用了362頁才推導出“1+1=2”,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可是,當這道題被搬到了哲學係的課堂上,導師在黑板上寫下“1+1=?”時,在座的學生們卻不敢用正常思維去看待這個問題,而是給它提供了無數種假設:

1+1=虛無?1+1=力量?1+1=永恒?1+1=愛情?

如果你就在這個課堂上,你會不會直接寫出答案“2”?

為什麽在真理麵前,我們不能或不敢“無知”地想到“1+1=2”?

這是因為,人們在認知事物時,會在“崇拜權威”的心態支配下作出錯誤的反應,無法與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相一致,產生有悖於真理的錯誤認知。

“權威”是一個外來詞,英語中的“權威”除了有權力和影響的意思外,還有另外兩層含義:第一,被用來支持一個觀點或行為的人或事物;第二,一個權威性陳述的作者,或為人所尊敬的人物或其作品。

在人們心目中,權威的意見是最值得信任、參考和借鑒的。所以,想要解釋一件事時,人們往往會選擇引用名人名言,尤其是一些各行各業的領袖人物的話,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因為這些人本身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和說服力,適當地引用以補充、充實證明論題的論據,有一定的可取價值。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論證的過程中,不重視收集和列舉其他事實或普遍規則、規則來作為證據,那麽即便是名人或權威說的話,也不一定就代表真理,因為這些話本身就存在局限,還應當受到邏輯與實踐的拷問。

訴諸權威

在邏輯學中,以權威人士的隻言片語為論據來肯定一個論題,或者以權威人士從未提出過某命題為論據來否定一個論題,都屬於訴諸權威的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