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記憶術的兩種核心技巧,諧音和邏輯
記憶材料的難度排列如下:
撲克數字記憶:難度係數1顆星。
詞匯記憶:難度係數2顆星。
現代文、台詞、歌詞、散文、詩歌、白話文記憶:難度係數3顆星。法律、醫學、建築、古文、醫學、各類大學專業課知識、英語文章記憶:難度係數4顆星。
各種外國人名、地名、毫無邏輯性、邏輯性非常模糊的生疏文字材料:難度係數5顆星。
我們要記憶的材料分為強邏輯、中邏輯、弱邏輯材料,其中強邏輯信息更適合邏輯記憶,無邏輯信息更適合諧音編碼記憶,針對這些不同難度的材料,我會通過很多記憶範例讓大家進一步去了解它們的記憶方法。
記憶術的兩條主線是邏輯和諧音。
邏輯記憶是通過邏輯關聯尋找到規律,達到不記而記的效果。比如記憶教育心理學中的一個句子:人的努力方向和社會傾向性等方麵的要求。假如你考試考60分,那麽同桌如果考100分的話,他就是你這個人學習上努力的方向,社會傾向於選擇學曆高的人來優先就業,所以你們會努力去學習。通過以上邏輯聯係就可以快速記憶這個句子了。
諧音記憶就是通過諧音將信息變成圖像來記憶的方法,比如我的一個朋友叫沈治成,我諧音成身子沉,加上他體型很胖,下次一見麵看到他的啤酒肚就記住了。古往今來很多名人都會使用類似的諧音記憶技巧。
在記憶教學的過程中,很多初學者會認為諧音圖像使用了不相幹的諧音畫麵破壞邏輯會影響學習,其實這種想法是偏激的認識。其實記憶和理解並沒有實際的衝突,可以先理解後記憶,也可以先記憶後理解。
中國的古人學習大多是先背誦後理解的,古人追求深度記憶,因為他們明白記憶是靈活使用的前提。清末大才子辜鴻銘精通九國語言的人生不可複製,但是他的經曆卻可以讓我們獲取一定的經驗:他的養父讓他背誦經典時先跳過理解直接背誦,背誦完畢後再教他理解信息的內涵來學習外語,他通過大量背誦經典如《浮士德》《莎士比亞》等學習外語,這件事告訴我們其實背誦和理解之間並不一定要同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