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記憶宮殿的起源
現在熱播的劇《神探夏洛克》大家應該都有看過。夏洛克過人的記憶力與超強的分析力令人折服。劇中提到夏洛克的腦袋裏有個記憶宮殿,這個記憶宮殿裏存儲了很多知識,就像是超級數據庫。曾有科學家保守估計人腦的容量有一百萬億比特,這究竟有多大?他可以裝下全世界所有圖書館的藏書內容。
那麽什麽是記憶宮殿?記憶宮殿的由來是什麽?怎麽構建宮殿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一起去探索一下。
記憶宮殿來自西方,由西摩·尼得斯發明,至今約2500多年曆史。西方世界很多名人都會使用記憶宮殿,如西塞羅、培根、昆體良、盧利、利瑪竇、布魯諾、薄塔、萊布尼茨、畢挪斯基、桑布魯克、馬克吐溫、卡耐基、福斯特、習格比,這裏麵有一部分人我們很熟悉,但是他們會記憶宮殿的事卻沒多少人知道,將這種方法隱藏起來度過一生的名人則更多。
記憶術是學習修辭學的一個重要階段,在古希臘羅馬時代,教學生修辭學的老師要先教會他們如何記憶信息。那個時候沒有紙張,凡事都要記在腦子裏才行。如今紙張到處都是,你隻需要花20塊錢就能買到500張A4白紙來記錄信息,而古希臘人要花大量金錢才能買到一張普通的羊皮紙記錄信息。因此他們想記住演說,就得用記憶術記住稿子。正因如此,記憶宮殿才作為修辭學的基礎被傳承了下來。
人的記憶分為“自然記憶”和“人工記憶”兩部分,自然記憶就是天生的記憶能力,大多數人的“自然記憶”都十分平庸,人工記憶就是通過構建記憶宮殿和記憶係統來輔助自己記憶信息,是正常人都可以通過學習和訓練獲得的一種能力。
歐洲人把抽象文字變換成圖像稱之為“表象”,然後將表象按照順序放入地點“位置”之中。你需要記憶的信息量越大,需要的地點位置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