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貨幣的真相:貨幣規則如何改變你的生活

第六節 亞當·斯密竟然這樣看待貨幣與經濟的關係

字體:16+-

對於金融放貸行為,亞當·斯密是讚許的。他認為銀行的作用主要是盤活那些暫時不用的資本,使這些閑置的錢能投入資本經營之中,變成有利於增加國民財富收入的可用資本,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但是,發行的銀行券必須是要有真實的生產或者貿易背景。比如,前麵提到的銀行券的產生背景,是佃農傑克生產糧食的行為。因為亞當·斯密認為,“銀行給商人貼現的乃是由真實債權人向真實債務人開出,而到期時後者會立即兌付的匯票,那麽,銀行墊付的,就隻是這部分的價值,即商人以現錢形式保留著以備不時之需的這部分價值。這種匯票,一經到期就會兌付,所以,銀行墊付出去的價值及其利息也一定可以取回。要是銀行隻和這類顧客來往,則銀行的金櫃就像一個水池,雖有水不斷流出,也有水不斷流入,且出入的數量相等,時刻保持動態平衡,無需時刻留神,決不會超過無紙幣時流通所必需的金銀幣數額。這樣,銀行券的流通就與金屬貨幣流通的情形完全一樣,不會過剩。把錢貸給一些還款能力不足的人或是企業,用於一些投機的事業上,則最終會引起銀行券的過度發行。”這充分反映了他穩定發展的貨幣金融理念。

那麽,貨幣數量與經濟產出是什麽關係呢?亞當·斯密在《國富論》裏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認為,當一國財富增加時,換言之,在該國產出逐年增大時,就需要有更多的貨幣。若商品量減少,貨幣量就要跟著減少。從這段話裏可以看出,亞當·斯密認為貨幣數量是由一國所流通的商品的價值所決定的或者說取決於該國每年所銷售的商品的價格總額。但是,反過來說就不成立,也就是流通中的商品的價格總額不取決於流通中的貨幣量。其中隱含的一個含義,就是亞當·斯密還認識不到會有通貨膨脹的存在,這不得不說是其貨幣理論的一個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