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篇署名為中本聰的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係統》在互聯網上傳播開來,隨後比特幣成為了熱門的網絡詞匯,伴隨而來的是經濟學家們對貨幣非國家化的討論。其實這一話題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奧地利經濟學派大師哈耶克人生的最後一本著作就是本節的題目——《貨幣的非國家化》,很多人認為哈老成功預見到了數字貨幣的出現。
奧地利經濟學派的形成始於1871年卡爾·門格爾《經濟學原理》的發表,奧地利學派起源於維也納。與強調實證研究的主流經濟學不同,該學派更注重邏輯的推理,因此被德國經濟學家戲稱為“奧地利學派”。由於奧地利學派學者大多來自原奧匈帝國和德國,都經曆了1918年後的貨幣瘋狂貶值時期,這段經曆使得他們幾乎本能地反對政府幹預經濟以及貨幣超發。
奧地利學派將生產分成一個一個階段,最早的階段是資本的投入,最後的階段才是消費品的生產。比如,老王種糧食(消費品)需要買拖拉機、收割機,而生產拖拉機、收割機需要廠房、鋼鐵、製造設備,生產鋼鐵需要鐵礦石、冶煉設備……僅僅是生產糧食從生產結構的角度看就有不同的階段,而這些生產階段在時間上是有先後順序的。要先種糧食,先要生產出拖拉機、收割機,而要生產拖拉機、收割機就要先生產鋼鐵,而要生產出鋼鐵就要先要有鐵礦石……在這個生產過程中,最終產品糧食是消費品,而拖拉機、收割機、廠房、機械設備、鋼鐵都是資本品。
奧地利學派認為新增加的貨幣對不同商品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貨幣通過影響相對價格(指的是生產資料價格與消費品價格之間的對比關係)進而影響生產的時間結構,使資源在不同的生產環節上重新分配,最終影響經濟的各個方麵。當貨幣供給增加、利率下降的時候,人們會先購買資本品(投資),這導致資本品相對消費品價格上升,資源會向資本品集中,生產消費品的資源就會減少,消費供給就會減少。此時利率上升,大部分的資本品還在生產,並沒有成為支持消費品生產的能力(拖拉機隻安裝了兩個輪子,就沒錢安裝另外兩個輪子,俗稱“爛尾”),後續的生產階段無法進行,企業資金鏈就會斷裂,導致大量債務違約。由此,奧地利學派認為政府的貨幣政策是導致經濟周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