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妨將傳統的“不可能三角”比作是一個等邊三角形,即資本流動、匯率製度和貨幣政策獨立性三者是同一個量級。如果選擇資本自由流動,匯率浮動則可以有效隔離外部衝擊,保證實現獨立貨幣政策。例如,當出現資本流入時,貨幣匯率升值(本幣需求增加),相當於本幣“漲價”了,從而抑製了投資者對該貨幣的需求,因此不會發生持續的資本流入,中央銀行不必為了維持固定匯率而被動吞吐貨幣,有條件維持與其他國家不同的利率政策,即體現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不可能三角”的等邊情況大體是符合實際經濟情況的(圖8-2)。但是,危機之後,主要發達經濟體(美國、日本、歐盟)實行了一輪又一輪的量化寬鬆政策,前麵介紹過這些貨幣並沒有流入本國的實體經濟,而是進入國際金融市場投機套利,全球跨境資本流動規模非常大,且流動方向經常發生劇烈變動,這就使得資本流動這個角的分量超過了另外兩個角,等邊三角形變成不等邊三角形。自由浮動的匯率無法抑製大規模資金進出,匯率出現類似股票那樣“追漲殺跌”的特征,匯率貶值引發資本的持續流出並進而導致匯率進一步貶值,形成一種了螺旋式的下跌。在類似亞洲金融危機這樣的極端情況下,即使是浮動匯率製也無法發生任何作用,匯率製度這個角消失,“不可能三角”就變成“二元悖論”——資本自由流動和貨幣政策獨立二選其一。
圖8-2 “不可能三角形”的等邊情況
關於“二元悖論”在現實中最經典的體現莫過於美國經濟學家金姆(Kim)對七國集團[28]的研究。他的研究發現,即使在匯率完全自由浮動的七國集團範圍內,在美國實施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後,對其他六國的產出也會產生正向的拉動作用。從測算的數據來看,這一拉動作用相當於對美國經濟拉動作用的1/4~1/2 [29]。在經濟學裏這被稱為貨幣政策的溢出效應,用大白話說,就是貨幣政策的“傳染”。但是,這一“傳染”是單向的,這六國的貨幣政策並不會影響美國[30]。這說明,即使采取完全浮動匯率的發達國家也無法實現貨幣政策的獨立,因為它們都是資本自由流動的國家。而對於發展中國家則更甚。美國經濟學家愛德華茲(Edwards)對智利、哥倫比亞、墨西哥這三個實施自由浮動匯率製度的國家在2000~2008年間的貨幣政策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自由浮動的匯率並沒有給這些國家帶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美聯儲利率的變動同樣會“傳染”到這三個國家[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