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配給這個詞,老一輩中國人都會很熟悉。在計劃經濟時代,由於商品供應不足,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所需的商品,所以很多商品是采用配給製。比如,最熟悉的就是糧票,每人每月給固定量的糧票,隻有拿著糧票才能去商店買糧食。但是,這個時代早已遠去,配給也更多的是一個曆史名詞。怎麽信貸市場又來配給了呢?
沒錯,信貸市場存在“配給”,這個不是中國獨有,而是世界各國信貸市場的普遍現象,即使是號稱金融強大、市場自由的美國也不例外。上一節談了,由於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銀行發放貸款的時候並不是根據“價高者得”的原則,願意支付更高利息的借款者不一定能得到貸款,而是根據風險和利率綜合考慮。舉個例子,假如沒有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對於每一位借款人銀行都非常清楚他未來還款的概率。比如,對老王,銀行知道他未來能還錢的概率是90%,不能還錢的概率是10%。那麽老王的利息應該是多少?如果銀行要求的淨利潤是本金(1元)的2%,那麽90%×1×(1+利息)-10%×1=102%,利息約為24%。而老李還錢的概率是70%,不能還錢的概率是30%,那麽給老李的利息就應該是96%。總之高風險高利率,低風險低利率。你也許會說,要老李真是攤上那30%的概率,銀行豈不是就賠錢了,這概率也不頂用啊。
從單筆貸款看,你說的沒錯。問題是銀行的借款人不隻老王、老李兩人,而是有千千萬萬的老王和老李,根據著名的大數定律,這千千萬萬的老王和老李,加在一起,總體上一定是符合這個概率的。因此,隻要不存在信息不對稱,銀行根據風險定價,借款人隻要願意接受銀行開出的利率,就不會存在借不到錢的情況。順便說一下,古典經濟學理論中的理性人假設就是這麽假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