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邁出第一步總是困難的,畢竟痛苦可以減輕,但不會沒有。玩了那麽多年的“相機抉擇”,突然說我要“金盆洗手”,嘴上說不行,隻有行動才有說服力。而麵對經濟衰退仍然毫不動搖的堅決反通脹無疑是最有說服力的行動。用美國經濟學家K·波爾的話說:“為了證明中央銀行是嚴肅的,衰退可能是必須的”。
由於麵對“滯漲”毫無辦法,凱恩斯主義逐漸被西方國家所拋棄。而貨幣主義學派則成為了座上賓。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英美兩國。由於長期的“滯漲”,民眾對政府的不滿,經濟危機逐漸變成了政治危機。1979年,時年59歲的“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當選為英國新一任首相。她一走馬上任就開始“貨幣主義實驗”,將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提到10%,貸款利率提高到17%,實際利率保持在0以上。出手很果斷,但後果很嚴重!本來就已停滯的經濟瞬間進入嚴重衰退。1981年3月30日,英國364位經濟學家在《泰晤士報》聯合發表聲明,強烈反對“鐵娘子”的經濟政策。“鐵娘子”名不虛傳,頂住壓力,隨你唾沫橫飛,我自巋然不動。堅持終於獲得回報,1981年後英國通脹回落,經濟開始複蘇。
在美國,幾乎與撒切爾夫人同時上任的裏根總統也麵臨同樣的問題。裏根總統邀請弗裏德曼參與其經濟政策的製定,這一行為本身就說明了裏根的態度。而在這一時期,不得不談一個人,他就是當時美聯儲的掌舵人保羅·沃克爾。2019年12月9日,保羅·沃克爾逝世,這一消息被各大財經媒體刷屏。大家對他的評價可以歸結為一句話:美聯儲曆史上最偉大的主席之一、金融“巨人”。在中央銀行家備受質疑的今天,能得到這樣的評價的人,恐怕為數不多。沃克爾之所以被稱作“巨人”,並不僅僅因為他身高超過2米,更因為此人在任時大膽采取措施,不畏壓力,成功擊退了美國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初的高通脹,為後來的經濟繁榮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