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不確定性不僅影響企業家的投資決策,還會影響到貨幣需求。古典學派認為,由於貨幣僅僅是一種交易媒介,因此人們對貨幣的需求短期內是不會發生變化的,也就得出了貨幣流通速度不變的結論。人見人愛的貨幣難道真的隻有交易媒介的功能?是不是所有的貨幣每時每刻都在執行交易的功能?
“此地無銀三百兩”這句話大家都很熟悉,被埋在地下的那三百兩白銀顯然就沒有成為交易的媒介。我們平常說的“有錢人”是指這個人僅從事買賣交易嗎?顯然不是,這裏的“有錢”是指對社會財富的占有。貨幣作為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擁有貨幣就意味著占有社會財富,這就引起了人們對儲藏貨幣的欲望。當貨幣退出流通領域,處於靜止狀態時凸顯出價值儲藏職能。貨幣的價值儲藏功能顯然是古典學派所沒有意識到的。
凱恩斯將貨幣的這一職能引入了貨幣理論,並與未來的不確定性相結合,發展出了貨幣需求理論。他認為,人們的貨幣需求是由三種動機決定,即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交易動機,是指人們為了應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貨幣的動機,也就是古典學派所認為的交易媒介。預防動機,是指人們為了應付不測之需而持有貨幣的動機。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未曾預料的、不確定的支出和購物機會。為此,人們也需要保持一定量的貨幣在手中,這類貨幣需求可稱為貨幣的預防需求。從這個角度看,老王這樣的“月光族”顯然對未來有很準確的預期,相信每個月的工資都能應付未來的支出,不會有突然的急需之用。當然,隨著現代社會的金融體係日益發達,也可能是老王認為未來要是有應急之需,可以通過找銀行借錢解決。最後一個動機是投機動機。投機動機,是指人們根據對市場利率變化的預測,需要持有貨幣以便滿足從中投機獲利的動機。因為貨幣是最靈活的流動性資產,具有周轉靈活性,持有它可以根據市場行情的變化隨時進行金融投機。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是一種隨利率變化而變化的需求,它與利率成負相關關係,利率上升,需求減少;反之,則貨幣需求增加。這一動機在凱恩斯的貨幣理論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後麵還會分析到。總體而言,由於交易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加上出於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構成了貨幣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