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實體經濟,人們應更好地“馴服”貨幣
楊光的新書《貨幣的真相:貨幣規則如何改變你的生活》將要出版,盛情邀我作序。我與楊光相識於澳門科技大學,他是我的博士生,對於他的學識還是了解的,因而欣然應允。
如其書名,貨幣一詞是全書的主線。貨幣是人類最早的發明之一,其曆史之長恐怕並不亞於文字。某種意義上來說,其與文字具有相似的作用,它們都是人類描述這個世界的符號,並且都具有社會屬性。古代蘇美爾人的黏土泥板據傳是人類最早的貨幣,上麵就是用楔形文字記載的債務關係。凡是研究過貨幣史的學者都知道,貨幣與人類的經濟行為相生相伴,並對經濟發展有著重大影響。
楊光在書中開篇就介紹了亞當·斯密的貨幣理論。斯密認為商品的交換價值是由“(一個人)買或占有某物消耗的勞動量”來衡量。作為商品交換媒介的貨幣,以金銀為表現形式,其價值則取決於金銀開采成本和礦藏“豐富與否”。盡管此後的古典主義經濟學家們將貨幣與效用相聯係,認為商品價格是由邊際效用所決定,但是依舊秉承斯密關於貨幣僅是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理念。誠如大衛·休謨(David Hume)所言:“鎖在櫃子裏的鑄幣仿佛湮滅一樣,一文不值。”
時間進入20世紀下半葉,特別是隨著“布雷頓森林體係”的解體,貨幣與實物脫鉤,進入信用時代。楊光在書中認為,在現代信用製度下,貨幣本質上是一種債務憑證,銀行可以通過擴張資產負債表來創造貨幣。信用貨幣帶來的是金融活動的日趨多樣化,各種金融創新層出不窮,這又反過來擴展了貨幣的邊界。現在,經濟學家普遍將流動性與貨幣性關聯起來,認為一個資產流動性越強其“貨幣屬性”也就越強,貨幣當局也按照這一原則將廣義貨幣劃分為M1、M2、M3。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本特·霍姆斯特羅姆(Bengt Holmstrom)認為貨幣市場流動性的一大特征即在於“不要多過問”。由於信息獲取是需要成本的,在發放抵押貸款的時候,貸款方並不會花費過多的成本去發現抵押品的確切價格。例如,發放住房貸款時候,銀行隻會粗略估計房子的大概價值,然後按照一定的折扣率發放貸款,以保證借方違約的情況下可以賣出該抵押物。他隻需要確定安全的抵押物估值下限。這與股票市場存在明顯的區別。這種“不要多問”的特征,加強了貨幣市場流動性並造就了“非理性繁榮”。當資產價格大大超過基本價值的時候,投資者即使意識到自己已處於泡沫當中,但卻不知道泡沫破裂何時會來臨,資產價格越是偏離其價值,交易者的信息越對稱。這種“對稱無知”促使資產泡沫成了一種存放流動性的安全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