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回到城裏,把上述種田的原理套到工廠上。假設工廠生產的豬柳漢堡是10元1個,而此時願意接受10元/小時工資的勞動力是10人,而第10個人的邊際產出是1小時1個豬柳漢堡,或者說邊際產出是10元(1個漢堡×10元),此時邊際產出等於工人工資。如果工資降到1小時8元,那麽此時願意進廠的工人就隻有8人,但是這第8個工人的邊際產出是15元(1.5個漢堡×10元)遠高於工人的工資,工廠一定會拚命招人。大家競相招人的結果就是工資上漲。原來嫌工資低壓馬路的人又回來上班了,工資一直漲到1小時10元錢,經濟重新回到充分就業狀態。反過來如果工資上漲,譬如1小時12元,這太好了,簡直就是天上降餡餅,願意工作的工人是12個人。別高興的太早,企業主們會覺得勞動力成本太高了,這麽生產下去估計就破產了,因此就會減少工人(降低產量),直到工資降回到10元/小時。天上降餡餅的事隻會在夢裏出現!
這樣看來工作是有保障了。對於企業主們來說,他們可不管工人們有沒工作,他們雇傭工人是為了賺錢,而賺錢的前提就是商品能賣得出去。要是大家的口味突然來個乾坤大挪移,覺得豬柳漢堡簡直難以下咽,生產出來的豬柳漢堡一個都賣不出去,那可就抓瞎了。然而,在古典宏觀經濟學派看來這是不會發生的,因為他們相信供給自身就創造了需求。而這一論斷被稱為“薩伊定律”。薩伊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如果你認為這句話是說不管你生產啥都能賣出去,那就錯了。
這個論斷並不是薩伊首次提出,其首創者是詹姆斯·穆勒,他是這樣說的:“生產,分配,交換隻是手段。誰也不為生產而生產,所有這一切都是中介的活動,目的是消費。生產者是為求達到消費目的,形成對其他商品的需求才進行生產性的勞動,至於為何創造了自己的需求?因為在商品的流通過程中,生產者的生產引起了對其他生產者的商品需求,整個經濟體係也就達到循環,某一數量商品的供給也就帶動了對相同數量商品的需求。”薩伊進一步將這句話精煉為“一個產品一旦被創造出來,從那一刻起,它就以自身的全部價值為限,為其他產品提供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