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提出這一理論的是法國重商主義者博丹。他發現15世紀末~16世紀初,由於南美洲金銀大量流入歐洲,致使歐洲市場物價上漲,貨幣貶值。博丹認為,白銀流入是貨幣貶值的原因,貨幣的數量決定了貨幣的價值、商品的價格。
貨幣數量論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1792年5月英國政府頒布的“銀行限製條例”。18世紀末,英法兩個老冤家又開戰了。打仗這事,前方打的是槍炮,後方打的是錢糧。幾年仗打下來,財政入不敷出,英國受不了,於是開始增加銀行券發行來彌補開支。上一章談過,每開出一張銀行券,後麵都需要有等值的黃金做儲備,畢竟開出銀行券是承諾無條件給持券人兌換等額黃金的。可是英國政府的做法與眾不同,為了籌措打仗的本錢,增發的銀行券背後是沒有黃金相對應的,這相當於開出空頭支票,後來英國政府幹脆宣布停止銀行券兌現黃金。這樣的結果就是物價和金價飛漲,匯率下跌,引起了民怨沸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英政府成立了“金塊委員會”。這個委員會內部分為兩大派,一派叫作“金塊論”,一派叫作“反金塊論”。“金塊論”這一派認為紙幣價值和黃金背離是因為銀行券發太多了,紙幣發行取決於黃金的數量;“反金塊論”這一派認為銀行券是按照社會商品交易的需要發行的,並不存在發行過多的問題。爭論的結果以“金塊論”一派告勝。英國於1821年恢複了金本位製度。
經過發展,經濟學家費雪總結出一個以其本人名字命名的方程:
MV=PY
這裏M就是市場中流通的貨幣量,V是貨幣的流通速度,它表示1元錢承擔的平均交易量,P就是物價,Y就是實際生產的商品數量。
簡要介紹一下貨幣速度這個概念。假設我一個月的收入是1000元,作為“月光族”,到月底我的現金餘額是0,那麽整個月我的貨幣持有額是500元,每個月如此,那麽全年的平均貨幣持有額就是500元。由此,我的貨幣流通速度就是12000元÷500元=24。如果我現在頭半個月先將500元存入餘額寶裏,留500現金花費,到了月中500元現金花完,再贖回餘額寶裏的500元繼續用,那麽我整個月的平均貨幣持有額就是250元,全年貨幣平均持有額也是250元,貨幣流通速度就是12000元÷250元=48。貨幣數量論認為貨幣的流通速度(V)是穩定的。盡管不同生產周期、不同資本有機構成的產業部門之間的貨幣流通速度不同,例如生產周期長的部門(如建築、采礦),資金周轉慢,其貨幣流通速度相對較慢;反之,則較快。資本有機構成高的部門,資金占用多,貨幣流通速度也會慢。但是,從整個社會來看,貨幣流通速度取決於人的消費習慣,而人的消費習慣相對是固定不變的,因此貨幣的流通速度也是穩定不變的。而產出(Y)也是不變的,因此,當貨幣增加的時候必然導致物價(P)同比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