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麥稈畫,是2016年7月在北京展覽館舉辦的“中國國際物聯網博覽會”上。麥稈畫作為秦安民間手工藝術品的代表,進京參加為期三天的展出活動。
那段時間雖然工作很忙,但聽說有老家的藝術品進京,我斷然翹班,直奔展覽館。
在展會上,除了五營鎮寇燕冰製作的大地灣彩陶外,核雕、剪紙、麥稈編、麥稈畫等,我都是第一次見到。發現自己生活的那片土地上有那麽多精美絕倫的工藝佳品,現場我高興得有點語無倫次,尤其看到麥稈畫,隻能用“震撼”一詞來描述我看後的第一感受。很難相信,一根根普通的麥稈在一片黑色的布幔上竟能那樣美妙,素淨的色澤充滿寧靜,好似一塵不染,有一種質樸的空靈和典雅,不卑微,不媚俗,不刻意嘩眾取寵,卻足以驚豔四方。
展會上隻有三件麥稈畫作品:《秦安蜜桃》《伏羲文化》和《大地灣遺址》,皆取材於本土文化元素;無論是蜜桃、伏羲,還是大地灣,都是出自天水而享譽全國的文化品牌。
遠離家鄉的我,看到老家文化被當地藝術家以如此精美的形式呈現出來,並赫然出現在繁華帝京時,心頭的榮耀感便排山倒海地湧出來了。但因當時展廳沒有專業的講解人員,故直到離開,除了大地灣彩陶,我都不知道其他工藝品出自誰人之手。
返回途中,我在朋友圈發了條圖文消息,始知麥稈編在王尹鄉方家藝韻255
就像二十年前掐草編在清水河流域一樣,是每個婦女的副業,如今已是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核雕則是隴城鎮一家公司的產品;剪紙是秦安縣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安梅霞女士的作品;麥稈畫,則由秦安民間藝術家胡遂明(作品落款“胡遂民”)創作。
就像人與人之間的情分一樣,和一件物品之間,也會有一種恰到好處的因緣在裏麵。因為第一眼給我的“震撼”,以及從小掐草編的經曆,讓我對麥稈畫比其他藝術品多了一份感情,幾乎是烙在了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