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土地的女兒

“不起眼”的郝玉泰和他的畫

字體:16+-

書法和繪畫之於我,就像兩位前世的債主。此生,我雖不懂它們,卻偏偏償債般地追逐著它們。

可是,終究不懂。

雖然我也知道大畫名家黃公望、倪瓚、董其昌、仇英諸人,也很喜歡齊白石、豐子愷的畫,但幾年過去了,無論對人對畫我仍然一頭霧水。甚至“老樹和小林”公眾號上的文章我也會樂此不疲地從頭看到尾,可惜就連那種簡約,我也做不到了然於心。

所以,在很長時間裏,我自認從來沒有看懂過一幅書畫作品,更沒有懂得過一位寫書法或作繪畫的人。

遙望字畫多年,竟連附庸風雅都談不上。悲哉。

可是,今年三月份,突然之間就以為自己開始懂了。比如,今年農曆三月十五在隴城中學舉辦的書畫活動現場,看楊耀春將軍和薄滿紅老師兩位老鄉現場毗鄰揮毫,感覺兩位老鄉的字都氣勢磅礴,但相比之下楊將軍的字多了一份凜然,薄老師的字則多了一份瑞氣。想到這裏,我以為自己瞬間頓悟了,能看懂書法了,故拿著手機四處封存我內心的狂喜。

正當我心中暗藏狂喜,在人海中飄**的時候,一位老鄉走上來說要跟我合個影。

那個時候的隴城鎮,天藍得驚人心魄,中午的陽光煦暖溫潤,順著光線看去,一粒粒的塵埃在空中沉浮,不似有落定之意。除了頭頂湛藍的天和田間燦黃的油菜花、碧翠的麥苗,這裏的一切似乎都有著黃土的印記,好像清水河兩岸的大山一樣,巋然,質樸,卻又那麽不起眼。

小鎮的山川不起眼,行走小鎮的人也是不起眼。

現場揮毫的大師不起眼,我自己不起眼,眼前要跟我合影的這位老鄉更不起眼:一個看上去四十左右的中年男子,清瘦的身骨,樸素的衣著;倘若頭上戴頂草帽,簡直就是剛下地回來的農民嘛。和他一起的還有一位年紀稍長的老鄉,形象氣質跟這位神似極了,都是典型的黃土地男子的模樣,在陽光的掩映下,甚至有點頹廢的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