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媧皇故裏詩文書畫集》的書稿籌備階段,編委會人員聯係到我,讓我準備一篇寫家鄉的文章。
經介紹,我始知這本書擬選錄和編撰清水河流域自明代以來幾乎所有“大家”的書法、繪畫、詩文作品。其中很多人——比如先輩彭綿宣、楊泰,前輩楊耀春、張蕊蘭、王歡祥、楊俊旺、薄滿紅等——我是聽著他們的名字長大的。他們是閃耀在我一方天空上的明星,是我可望不可及的大家,突然間,一個可以和他們同書的機會從天而降,激動得我好幾天時間裏既雀躍,又惶恐。
我選了一篇發了過去,在編委會人員的指導下幾經修改,終於被選上。
當編委會的編委告訴我這一消息時,我除了狂喜,更多的是恐慌。在我們清水河流域不算廣袤的大地上,曆史與現實交相輝映,耕耘與讀書相得益彰;在這片土地上,代代相沿的文化基因,尤以書法、繪畫見長,可謂群星璀璨,光輝遍及神州。如今要跟他們同書,就我而言,除了是我運氣太好,再沒有更多的理由——但我依然為自己的好運氣而慶幸。
那段時間,是我人生最好的時光之一。
當我歡喜到不成樣子的時候,執行主編楊俊旺老師主動聯係我,向我要一張做個人簡介用的照片。楊老師聽我對自己的文章沒有信心後,安慰我千萬不要卑怯,他說:“你的文章能被選上,就說明你是優秀的。”
一個我曾經仰慕的前輩,初次交流就語重心長地對我這個小輩諄諄教導、鼓舞,讓我感激涕零。
就這樣,我與自己的偶像楊俊旺老師在現實中真真切切地結緣了。
後來,跟楊老師零零碎碎的交談中,發現他人很是謙和,盡管那時隻是網上交流,但從他敲打出來的文字當中,便能感知到他那拈花微笑的氣場,隨便一場簡短的交流,足以讓人如沐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