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年前搬至公租房亦城,雖然房子還是租的,但總算有了家的感覺,日子過得不那麽動**,現世也安穩了許多。於是,和所有住有所依的人一樣,可以踏踏實實地讓朋友來家做客——在與別人合租的歲月裏,隻一間屋子,又很小,就算我叫,朋友也很少來。
現在,幾乎每個月家裏都會來一些朋友。雖然天南海北其他地方的人也有,但大多數是秦安老鄉。
秦安老鄉,不管是誰,來我家之前都會再三叮囑,讓我準備好漿水麵和大碗,揚言要大吃一頓;說得好像京城的山珍海味、大魚大肉,讓他們受盡了委屈一樣。有時因為瑣事繁多,我會以我家太過偏遠為理由而婉拒。可他們聽後,莫不指責我不夠意思,批駁我不該用距離來拒絕他們:為了吃到漿水麵,哪怕萬水千山,他們也要來。氣勢很是磅礴,絲毫沒有商量的餘地。
就像南方人一天不吃點米,就會覺得跟沒吃飯一樣,我每天不吃碗麵,肚子裏就空落落的;隔三差五不吃頓漿水麵,心裏更是莫名地發慌。所以,我常在家裏做漿水麵吃。漸漸地,很多在京老鄉和朋友知道了,一有機會就要來我家,不為別的,隻為吃碗漿水麵。有時來的人實在太多,我不得不買很多漿水,把整個冰箱都塞滿。
之於一個從小吃漿水麵長大的秦安女子,按理說窩一缸漿水沒有一點難度,可是,抑或是我居家時間太少,故至今都不會窩,在北京吃的漿水都是從秦安老鄉開的微店買來的袋裝成品。圈裏有些老鄉知道此事後,調侃我忘本,說我人到了北京,卻沒有把漿水缸背來,“漿水缸是秦安人的傳家寶,人走到哪裏,漿水缸就背到哪裏”,言下之意我好像不是秦安人一樣。
確實,好像哪裏有秦安人,哪裏就有漿水缸的影子。譬如,在北京找家有漿水麵的餐館很難,就算找到了,做的漿水麵味道也欠佳——可隻要一問落居京城的秦安人,幾乎家家都有漿水缸。在秦安老家,會不會窩漿水、窩的漿水口感如何,往往是評價一個女人是否稱職的標準,所以,我常因自己不會窩漿水而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