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削,或者不削,藩王就在那裏,不增不減。
你急,或者不急,威脅就在那裏,不尷不尬。
尾大不掉的諸位藩王,早就成為了建文朝的最大危害。齊泰和黃子澄都是削藩的堅定分子,他們飽讀史書,知道曆史是什麽玩意兒,清楚漢朝和晉朝的藩王是怎樣禍害中央的。在朱元璋當權時,他們不敢就此提出建議,害怕拍馬屁拍到馬腿上,被一蹄子給踢死,要知道,封建藩王那是朱元璋最得意的成果,老家夥就是讓自己的兒子代替武將守邊,掌握軍隊,防止江山改變顏色。
對於削藩,其實在洪武初年,眼明的大臣早就看出了危害,但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地一言不發。洪武九年(1376年)閏九月,由於天生異象,似乎預示國有大難或天下有不平之事。朱元璋下詔,要天下人士上書直言。本來也就是一說,但有人就跳出來了,國子生授平遙縣訓導葉伯巨,就上了道洋洋灑灑近萬字的《奉詔陳言疏》。
葉伯巨直言封藩的隱患:認為強幹(中央)弱支(地方)是安定團結的根本,按照傳統,最大的封地,也不能超過首都的三分之一,但現在的秦、晉、燕、齊諸國,都有城郭數十座,而且有精兵,恐怕再過幾朝,就不得不進行削藩奪權,勢必引發禍亂。
葉伯巨舉西漢的七國之亂和西晉的八王之亂,說明即使是天子骨肉,如果分封的地盤過大,待遇過優,也將會貽害無窮。七國諸王,那可都是劉邦的親孫子啊,和漢景弟有直接血緣關係,一旦被削地,還不是一起發兵西向,跟朝廷叫板;晉朝的八王也都是晉武帝司馬炎的親孫子,卻為了權力相互攻擊,導致了劉淵、石勒的趁虛而入,給司馬家的江山幾乎帶來了滅頂之災。因此看來,分封一旦越製,禍患立即叢生。
最後,葉伯巨指出,賈誼曾勸說漢文帝盡分諸侯國的地盤,空置下留給他們的後代子孫,漢文帝沒有早采納賈誼的建議,結果埋下了七國之亂的禍端。葉伯巨建議朱元璋在諸王未及就國之前,就采取果斷措施,嚴格限製藩王的發展空間,防患於未然,所謂“割一時之恩,製萬世之利,消天變而安社稷,莫先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