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荒誕心理學

·越禁止,越好奇·

字體:16+-

越是禁止的,人越感興趣,越想得到,這是人的逆反心理的一種表現。人們在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越是被禁止的東西或事情,越會引來人們更大的興趣和關注,使人們充滿窺探和嚐試的欲望,千方百計試圖通過各種渠道獲得或嚐試它。這一現象被稱作“禁果效應”。“禁果效應”存在的心理學依據在於,無法知曉的“神秘”的事物,比能接觸到的事物對人們有更大的**力,也更能促進和強化人們渴望接近和了解的訴求。我們常說的“吊胃口”“賣關子”,就是因為受傳者對信息的完整傳達有著一種期待心理,一旦關鍵信息的闕如在受傳者心裏形成了接受空白,這種空白就會對被遮蔽的信息產生強烈的召喚。這種“期待—召喚”結構就是“禁果效應”存在的心理基礎。上帝在東方的伊甸,為亞當和夏娃造了一個樂園。那裏地上撒滿金子、珍珠、紅瑪瑙,各種樹木從地裏長出來,開滿各種奇花異卉,非常好看;樹上的果子還可以作為食物。園子當中還有生命樹和善惡樹。上帝讓亞當和夏娃住在伊甸園中,讓他們修葺並看守這個樂園。上帝吩咐他們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們可以隨意吃。隻是善惡樹上的果子你們不可以吃,因為你吃了它就會死。”亞當和夏娃在伊甸樂園中幸福地生活著,履行著上帝分配的工作。伊甸園中那棵善惡樹,是上帝為考驗人的信心而設置的。撒旦原是上帝的天使,後來墮落成為魔鬼和惡靈的首領。有一天,他以蛇的形狀向夏蛙顯現,蒙騙夏娃說:“那棵善惡樹的果子特別好吃,你們吃了不一定死,上帝禁止你們吃它,是因為你們吃了果子,眼睛就亮了,你們便和上帝一樣知道善惡了。”夏娃見那樹上的果子非常漂亮、誘人,而且聽說吃了它還可以具有與上帝一樣的智慧,就把上帝的告誡拋到了九霄雲外。她摘了那本來禁止摘的果子,吃了下去;她又給了亞當,亞當也吃了。頓時,二人的精神世界澄清了,明晰了。他們開始分辨物我,產生了“自我”的概念。他們無比沮喪地發現,自己**著身體,是羞恥的事情,於是他們用無花果的葉子為自己編織了裙子,來掩飾下體。上帝到園中行走,亞當和夏娃聽見他的腳步聲就躲了起來。上帝呼喚著:“亞當,你在哪裏?”亞當對上帝說:“我在園中聽見您的聲音,就害怕,因為我赤身露體,我便藏了起來。”“誰告訴你赤身露體的呢?難道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以吃的那棵樹上的果子嗎?”亞當辯解說:“您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把那棵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上帝又問夏娃:“你都幹了些什麽呢?”夏娃說:“那蛇引誘我,我就吃了。”於是上帝責罰罪魁禍首的蛇說:“你既做了這事,就必受詛咒,比一切的牲生禽獸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終身吃土。”上帝接著責罰夏娃道,“我要增加你懷胎的苦楚,讓你戀慕你丈夫,而你丈夫必管轄你。”最後,上帝對亞當說,“你既聽從了妻子的話,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棵樹上的果子,土地必因為你的緣故受詛咒,你必須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裏獲得糧食。因為你是從土裏創造出來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禁果分外香,禁果格外甜,越是不讓做的事,越是禁止做的事,人們越是想做。因為它激起了人們的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聖經》中這個關於人類遠祖的故事,暗示了人類的本性中具有根深蒂固的“禁果效應”傾向。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今天我們生活中司空見慣的蔬菜——土豆,在剛剛被發現時,就曾因為被當做禁果,而受到推廣。故事是這樣的。土豆從美洲引進法國時,很長時間沒有得到認可。宗教迷信者把它叫做“鬼蘋果”,醫生們認為它對健康有害,而農學家則告訴人們,土豆會使土壤變得貧瘠。這些“權威人士”的斷言,使土豆成了不受歡迎、稀奇古怪的東西。著名的法國農學家安端·帕爾曼切在德圍當俘虜時,親自吃過土豆。他嚐到了土豆的“甜頭”,想回到法國後,便在自己的故鄉培植它。可是因為那些權威人士的斷言,誰也不相信它,誰也不敢種土豆。後來他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辦法。1787年,他得到國王的許可,在一塊出了名的低產田上開始栽培土豆。根據他的要求,要由一支身穿儀仗服裝的、全副武裝的國王衛隊看守這塊地。但隻是白天看守,到了晚上,警衛就撤了。這使人們非常好奇,是什麽好東西需要這樣煞有介事地看守?一定是好東西,才怕別人偷啊。人們這樣一想,就猜測土豆一定是非常美味或很有好處的食品,就禁不住垂涎欲滴。於是他們商量好,到晚上就來偷著挖土豆,種到自己的菜園裏去。不用說,土豆得到了很好的推廣,人們發現這是一種風味獨特的食品,它沒有任何可怕的地方。帕爾曼切就這樣達到了目的。人的心理是多麽奇怪啊。難道禁果就格外香、格外甜嗎?其實這是由人們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決定的。人們渴望揭示未知事物的奧秘,本來一個平常的事物,如果遮遮掩掩,就會大大吊起人們的胃口,非要弄到手,研究個明白而後快。否則這種好奇心就會一直折磨人們的心靈。尤其是人們覺得被禁的東西,是某些人想專有的東西,那麽它一定是因為太好,而舍不得給所有人用。這就使人們推測被禁的東西是好東西,所以才分外向往。而且花費心思和力氣弄到的東西,使人們有一種成就感,比對待容易弄到的東西更加珍惜。這也是慣常的心理。“禁果效應”在古往今來的傳播實踐中屢見不鮮,表現形式也是形形色色。例如,生活中“禁果定律”是很常見的。就像曆代統治者經常把他們認為是“誨**誨盜”的書列入“禁書”之列,如我國的《金瓶梅》和西方的薩德、王爾德、勞倫斯等人的作品。但是被禁不但沒有使這些書銷聲匿跡,反而使它們聲名大噪,使更多的人挖空心思要讀到它們,反而擴大了它們的影響。“禁果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是普遍存在的。有些家長總是喜歡禁止孩子做這做那。比如有許多不健康的書,孩子本來並不知道,知道了也不一定會去看,但假如被父母禁止,孩子反倒想看個究竟。再如,父母對孩子早戀、電腦遊戲、網絡聊天等問題一味地采取禁止態度,也會導致孩子產生“禁果效應”。這些都是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