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中國的政治舞台上,孕育著兩派政治力量:一派為“立憲派”,又稱“改良派”,主張在保留皇帝的前提下實行議會政治;另一派是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主張用武力推翻滿清王朝,建立主權在民的共和製國家。
1894年,孫中山等人在檀香山發起成立了革命組織,全國各地一批批革命團體秘密成立。在孫中山的倡議和領導下,1905年主要革命團體在日本東京召開大會,聯合組成中國同盟會。此後,革命派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裝起義,雖然屢遭清政府的鎮壓而失敗,但它在中國民眾中間傳播了民主革命的思想,埋下了革命的火種。
風雨飄搖中的大清國很不情願地推行新政,立憲派得勢,遂在各省建立省議會或谘議局,推行君主立憲優於君主製的政治理想。立憲派的骨幹都成了各省谘議局的頭頭兒,他們極為不滿清朝當局許願不還願,遲遲不開國會的拖延作風,連續搞了三次大請願:1910年1月,江蘇谘議局帶頭,直隸、奉天、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湖南、湖北、貴州、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共十四省谘議局積極響應。選出請願國會代表團三十三人,向都察院遞交了請願書,得到的僅僅是敷衍;同年6月,有十個團體同時給都察院遞交請願書,清朝當局仍不予理睬;10月,立憲派第三次向資政院和攝政王載洋上書,強烈要求速速召開國會,東三省總督錫良領銜,十八個省的總督、巡撫、將軍、都統都表示支持。朝野相呼應,聲勢逐浪高。
攝政王載津為形勢所逼,曲意逢迎成立了中央“資政院”,兩百多名議員裏,一半由他“欽派”,一半由各省谘議局互選。半官派半民選的資政院不過裝裝樣子,吵吵鬧鬧成不了大事。1911年,他鼓搗出個“內閣”,同樣新瓶裝假酒,慶親王奕劻為內閣總理大臣,那桐和徐世昌為協理大臣,內閣成員即各部大臣,滿人貴族占絕大多數。整個一個“貴族內閣”,立即引起社會各界一片質疑聲,國民更是罵聲連連。有人譏諷道,“名為內閣,實為軍機,名為立憲,實則專製”。清王朝猶如坐在一隻火藥桶上,一點火星子,就會引起爆炸。何況,點燃火藥桶的並非火星子,而是貨真價實的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