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派個洋人做清朝形象大使
1868年6月6日,美國《紐約時報》發表一篇令全世界瞠目結舌的通訊——
6月5日華盛頓電:
大清國特使將於今日下午拜會美國總統安德魯?約翰遜的消息,引起此間許多人的關注,包括許多女士也擁到白宮來圍觀,希望能親眼目睹這場典禮。許多人事先就預見現場會出現擁擠的情況,因此早在上午11時前,他們搶先占據了白宮走廊和會客廳外的有利位置。
擁有“大清國充辦各國交涉事務一品頂戴欽差大臣”的蒲安臣,由兩名清國高官陪同,於上午11時離開下榻的飯店前往美國國務院。在那裏,他們被正式引見給西華德國務卿,隨後動身去白宮。美國總統安德魯?約翰遜和其他政府閣員將在藍廳迎候他們。
從這篇看似普通的報道中,我們發現了問題。大清國派出了代表國家形象的特使訪問西方列強,豈不咄咄怪事?!遙想當年,英國政府三番五次地派使者來中國,打通外交關係。而當國的清朝皇帝自乾隆開始,曆屆皇帝或誤以為是來“朝貢”的外夷,居高臨下,睬也不睬;或抱著“人臣無外交”——官人和老百姓不得與外國人直接交往的國策,拒而遠之。結果造成清政府同英法等列強外交上的僵局。今天大清國放下了臭架子,主動派遣特使到西方修好,怎麽就突然開竅了呢?
另一個問題更新鮮,擁有“一品頂戴,,的欽差大臣蒲安臣並非滿人,也不是漢人,而是個地地道道的洋人,他曾經是在中國常駐五年之久的美國特使。大清國的特使為什麽用外國人?也許“充辦”二字給我們做了簡單的詮釋。“充辦”就是代替。熱心腸的蒲安臣先生代替大清周遊列國進行外交斡旋。他不但到了美國,還要去英國、法國、瑞典、丹麥、荷蘭、普魯士、俄羅斯,幾乎把歐美主要國家大致轉了個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