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壞習慣:糾正孩子學習壞習慣87法

習慣29.糾正孩子課堂被動接受的壞習慣

字體:16+-

有人讀了幾年的書,就能寫出很好的作品;有人念了一輩子的書,仍然毫無自己的見解。其中差別的原因在哪裏?就在於讀書過程中自己是被動接受人家的觀點,還是不斷打開局麵主動思考。同樣,課堂上有的同學能舉一反三,思維敏捷,有的卻毫無創意,人雲亦雲,也在於課堂上的主動與被動之別。

新學期伊始,同學們看到教室黑板的右邊掛了一張人體解剖圖,可上課後,老師並沒有提到它,也沒講到任何與它相關的東西,同學們也就懶得去注意它了,久而久之,也對它熟視無睹了。這樣一直持續到期末。學期考試時,老師發下了試卷,同學們打開一看,上麵隻有一道題:請默寫出人體各部分骨骼與肌肉的名稱。學生忙抬頭看那張解剖圖,發現它已在上課前被老師取走了。“我們從沒學過這個!”他們紛紛抗議。老師收上試卷——當然無一例外的都是白卷,並將試卷撕碎,一字一句地說:“請大家記住:學習永遠都不隻是被動接受人家教給你的東西,我們還要具有自己主動獲取信息的能力。”

其實老師期末考試的真正用意是告訴自己的學生:“被動接受”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學習”。課堂上的單向傳遞模式並不足取,學生不隻是外界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灌輸的對象,他們應是有活力有思維的主體。

物理學家霍金曾講過他自己大學期間的一件事。有一位老師口才極佳,課堂上旁征博引。但可惜的是,他講得太深奧了,很多東西已超出當時同學的接受能力。有同學抱怨說,自己一堂課能聽懂一半就已不簡單了,那位老師聽說後,微微一笑道:“如果我所講的,你們都明白,那我還上這堂課幹什麽呢?你們想讓你們的大腦幹些什麽呢?”霍金深受啟發。

學生隻會被動接受而缺乏創造性思維是與當代素質教育的精神相違的。我們在課堂學習中應該注意:老師聽講的,所灌輸進你的大腦的東西,永遠都不是你自己的東西,隻有當你主動思考,主動探索,把這些東西轉化為自己的東西時,你才算真正弄懂弄通了它們。並且你在獨立思考過程中,也定能“無心插柳柳成蔭”,收到額外收獲,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這時,你就會有成就感,自信心,從而更能激活你的思維,如此這般,做到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