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製禮作樂
孔子曾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在孔子看來,夏、商、周在禮儀製度上的變化是“損益”的關係,即有所減損或增益。殷承於夏,周又承於殷,在周代以後雖然經過百世也還能看出它們的承接關係。
孔子對夏、商、周三代文化因承關係的論斷放在中國的曆史長河來說,可謂公斷,然而單就夏、商、周三代而言,其變化還是比較顯著的。因此近代史學大家王國維在其名著《殷周製度論》中說:“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周人的禮樂製度雖然因於殷禮,因為當時殷人的文化水平確實高於興起於西方的小國周,但在周公、成王之後,周人的禮與殷人的禮差異很大,由此可斷定周人在革殷商之命後,繼而革殷商之禮,這個巨大的變革即為周公的“製禮作樂”。
關於周公製禮作樂的記錄始見於《左傳·文公十八年》,其中記載季文子的話說:“先君周公製禮作樂曰:‘則以觀德,德以處事,事以度功,功以事民。’”魯為周公之子伯禽所建的封國,奉周公為始祖。季文子是魯國的世家子弟,所在的春秋時代距離西周並不久遠,他的話應該是可信的。而且根據殷商周初的甲骨文和金文以及後世文獻考證,武王之後的周禮與殷商有較大區別。而武王去世之後,成王幼弱,能繼承大統並改製的隻能是踐天子之位而攝政的周公,所以說周公製禮作樂應該確有其事。那麽,周公到底製了什麽禮,作了什麽樂呢?
《尚書·周書·召誥》記載周公總結夏、商滅亡的經驗教訓時說道:“我雖然不知道夏、商的統治應該延續多少年,但是它們因為不敬闕德故而失去了天命,早早離開了曆史舞台。”然後,他們又對殷人“先鬼而後禮”的天命思想進行了反思。周人已經認識到“天命無常”,即天命會發生轉移,而這個轉移的基點就是“德”,是民心所係。也就是說天命以人心向背為根據決定王權的興衰,而民心的向背又取決於統治者的“德”。於是周公提出“敬德保民”的思想,將殷人的重神事轉移到人事中來,同時用禮樂製度來表現和鞏固周人之“德”。可見周公的製禮作樂,是基於“德”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