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起於西方的小邦周在經過曆代首領尤其是古公亶父以至季曆、文王的開拓之後,已由最初的蕞爾小國變為能夠與殷商分庭抗禮的大國。文王去世後,武王繼誌。武王以牧野一戰滅商,定都鎬京,建立了赫赫的周王朝。建國不久,武王去世,尚在繈褓之中的成王即位,於是周公旦居攝國政,輔佐成王。周公攝政7年,東征頑殷,營建成周,分封諸侯,製禮作樂,使成康之際出現了“天下安寧,刑措四十餘年不用”的安定局麵。武王以至成康之際的周王朝,國勢蒸蒸,典章製度、禮樂行政都日臻完善,中國進入了奴隸製的鼎盛時期。
● 武王滅商
發生在公元前11世紀末葉的殷周鼎革是先秦時期的重大曆史事件,春秋時人認為“紂作**虐,文王惠和,殷是以損,周是以興”。即商周交替的原因在於商紂王的暴虐和文王的韜光養晦。事實上,商紂之季的商王朝已成四麵楚歌之勢:北麵是雄踞山西高地的周人,南麵也成了周人的疆土,東邊則是剛剛平定的東夷;而商王朝中因奸臣當道,賢人盡去,其統治岌岌可危。故武王滅商是水到渠成,商周交替也是商周之際政治發展的必然結果。
相傳周文王長壽而多子。長子伯邑考在文王生前已經亡故,故文王去世後由次子姬發即位,是為武王。武王即位之時,商王朝內部矛盾日益尖銳,殘暴的紂王不僅設炮烙之刑,還重用費中、惡來等諂毀善諛的佞臣。對於當時殷商末年的形勢,紂王之兄箕子曾斷言:紂王任用小人必將殷商社稷推向無涯的深淵。
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小邦周”與“大邦殷”之間的軍事力量對比還是很懸殊的,所以即位之後的武王並沒有直接進兵而是繼續文王的政策。據說武王即位之後連年號都未改,仍沿用文王受命後的年號。可見武王繼誌之後是繼行文王之道,等待滅商時機的完全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