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劉備、孫權結成鞏固的聯盟,挫敗了曹操向南推進。曹操也認識到北方不具備一舉征服南方的力量,於是掉轉矛頭肅清北方邊遠的割據勢力。當時遼東有公孫康集團,地處偏遠,斬二袁首級敬獻,表示臣服,曹操把他放過一邊。關西馬騰、韓遂集團,力量強大,關中形勢居高臨下,又是進兵漢中、益州的通道,這是必須掃除的。曹操取關隴,南下漢中,窺視益州,可以對孫權聯盟集團取戰略迂回包圍之勢;孫劉聯盟集團,也把戰略目標指向西方,奪取益州全據長江,成南北對峙。也就是說,赤壁之戰後,孫劉集團指向益州,曹操指向關隴,雙方都向西推進,看誰能搶先占領戰略要地,形成時間的賽跑。
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荊州,為了穩固後方,他以漢獻帝名義征召馬騰入許都,表為衛尉,以馬騰之子馬超統其眾,拜偏將軍。公元211年春,曹操進兵關中,聲言討伐漢中張魯。討漢中,要經過關中,韓馬就範,則是曹操效法晉獻公伐虢滅虞之計,如果韓馬不借道則是公開反叛朝廷,曹操就可以明正討伐了。韓馬集團沒有遠略,雖然隻是乘亂割據的地方軍閥,但麵臨生存抉擇,自然不允許曹操兵臨關中。韓遂、馬超集合關中諸將侯選、程銀、楊秋、李堪、成宜、張橫、梁興、馬玩等10部人馬集結潼關,攔阻曹操入關。曹操派曹仁督軍西征,兵臨潼關堅壁不出戰。七月,曹操親臨前線。八月,曹軍與關西兵在潼關夾關對陣。曹操抓住馬超急於求戰的心理,故意設置疑兵,擺出決戰姿態,暗中用舟船在渭水搭浮橋,出敵不意,夜間渡河,結陣於渭南。馬超得知曹軍渡河,親自領兵偷營,曹操早有防備,設伏襲擊,大敗馬超。九月,曹軍全部渡過渭水,在渭南逼近韓馬聯軍。
韓遂、馬超集重兵於第一線,阻擊不成,速戰不得,連吃敗仗,深知不是曹操對手,重兵集結,後防空虛,於是向曹操提出割地求和的要求。曹操采納了賈詡的離間計,離間馬超和韓遂,使二人心生疑隙。這時曹操突然發起總攻。由於韓遂、馬超有了隔閡,互相防範,不能並兵形成拳頭作戰,結果被打得大敗。成宜、李堪等被殺,馬超、韓遂逃奔涼州,關中大部被曹操占領。這一仗便是曹操有名的渭南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