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勰,字彥和,莒(今山東莒縣)人,生活在南朝宋、齊、梁三朝,具體生卒年已不可確考。劉勰早年時,因家境貧寒,投依著名的佛僧僧佑,在定林寺整理、編排佛經。十多年的寺廟生活,劉勰不但研讀了大量佛經,而且還博覽儒書,因此,佛教和儒家的思想對他都有較深的影響。到了梁武帝時,他曾做步兵校尉兼東宮舍人的小官,深受昭明太子蕭統的喜愛。晚年,劉勰出家做了和尚,改名慧地,不久死去。《文心雕龍》是他留下來的主要著作。
劉勰是一個學者,精通儒家的經典和佛學,在文學方麵有很卓越的見解,超過了前人,他同時的人也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他的。公元501年,他開始撰寫《文心雕龍》,後於梁代成書,成書時不過三十三四歲。
《文心雕龍》是一部總結性的文學評論著作,全書共五十篇。《原道》《征聖》《宗經》《正緯》《辯騷》等前五篇為全書總綱領,主要闡述文學創作應該宣揚聖道、裨益風化原則。《明詩》至《書記》等二十篇,主要論述各種文體的源流、演變及其作品的特征、優劣。《神思》《體性》等二十四篇,主要探討創作方法及文學批評標準。最後附有《序誌》總結全書。
《文心雕龍》幾乎涉及了文學中所有的問題,其主要內容有總論、文體論、創作論和批評論,是我國自西周以來文學的大總結。
當佛學和玄學盛行的時候,劉勰堅持了唯物主義的傾向。他強調文學的社會政治作用,認為文學的變化是由於時代的不同,指出建安文學的“雅好慷慨”,是由於“世積亂離,風衰欲怨”,初步建立了用曆史眼光來分析、評價文學的觀念。在文學上形式主義風靡的時代,他讚成“為情造文”,反對“為文造情”,主張內容決定形式,而不是相反。他不承認有抽象的文學天才,認為一切好作品,莫不是對事物做了仔細的觀察,在表現方法上下了苦功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