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畫說中國·三國兩晉南北朝(看得見的中國曆史)

地理學

字體:16+-

約在泰始四年至七年(268—271年),裴秀主編完成《禹貢地域圖》十八篇,它是中國目前有文獻可考的最早曆史地圖集。

裴秀,字秀彥,河東聞喜人(今山西聞喜人),出身官宦世家。祖父裴茂,父親裴潛先後為漢、魏尚書令。裴秀從小好學,八歲能作文,時人稱“後進領袖有裴秀”。年長從政,官至司空,看到當時官藏漢代的輿地、括地雜圖,製作粗率,又感到古代山川地點經時世變遷,變化很大,於是經過一番研究,完成由他主編的《禹貢地域圖》十八篇,他曾用簡縮技術,按“一分為一裏,一寸為百裏”的比例尺,把一幅用絹八十匹繪成的西晉地域圖繪成《地形方丈圖》,此圖今已失傳。

他在序言中提出了繪製地圖的六項原則,即著名的“製圖六體”,為中國傳統地圖(平麵測量繪製的地圖)奠定了理論基礎,裴秀因此被稱為中國傳統地圖學的奠基人。“製圖六體”是:一曰分率(分例尺),用於測定地區的大小;二曰準望(方向),用於確定各地物的方位;三曰道裏(距離),用於確定道路的裏程;四曰高下(高取下,取下為水平直線距離);五曰方邪(方取斜,取斜為直線距離);六曰迂直(迂取直,取直為直線距離)。這六項原則歸納起來也就是現代地圖學所論述的比例尺、方向和距離三要素,說明繪製地圖必須製定比例尺,測出地物之間的方向,並求得各地物間的水平直線距離。裴秀還指出這“六體”的作用和相互關係,他認為,六體必須綜合運用,互相參考,否則就不能正確繪製出反映實際地貌的地圖來。這樣改進後的製圖方法更為科學,更為準確,在中國乃至世界地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